《每日一篇---用户分群》

用户分群

用途:按行为、属性划分用户群体,精细化运营。

方法:RFM模型(客户价值分层)、聚类分析、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工具:SQL/Python分群 + 可视化看板。

一、用户分群的核心方法

----------------------------RFM模型(客户价值分层)

用途:按消费行为将用户分为不同价值等级。

定义

R(Recency):用户最近一次消费距今的天数(越近价值越高)。

F(Frequency):用户一段时间内的消费次数(越多价值越高)。

M(Monetary):用户一段时间内的消费总金额(越高价值越高)。

2.划分等级(按照等级进行划分)---将R、F、M分别分为5档(1-5分,5分最高)

3、用户分层:

高价值用户(555-555分):近期活跃、高频消费、高金额 → 重点维护,提供VIP服务。

潜力用户(高R低F/M):最近消费但频次/金额低 → 推送满减券、组合优惠。

流失风险用户(低R低F/M):长期未消费 → 发送召回短信(如“老客专属5折”)。

---------------------------------聚类分析(自动划分群体)---使用python

用途:通过算法自动发现用户行为相似的群体。

步骤(Python示例):

数据准备:选取特征(如浏览频率、加购率、品类偏好、客单价等)。

标准化数据:消除量纲差异(使用StandardScaler)。

K-Means聚类


分群解读

群体1:高频浏览但低转化 → 可能价格敏感,推送折扣信息。

群体2:高客单价低频购买 → 推荐高价商品,提供专属优惠。

群体3:低频低价值 → 考虑低成本触达(如短信召回)。

-----------------------------------生命周期划分(阶段策略)

用途:根据用户活跃状态制定分阶段策略。

分群定义

新用户:注册≤7天 → 推送新人礼包、首单立减。

活跃用户:近30天消费≥2次 → 推荐关联商品、会员升级。

沉睡用户:30-90天未消费 → 发送唤醒优惠券(如“满100减30”)。

流失用户:>90天未消费 → 调研流失原因,尝试召回。

二、业务落地步骤

明确目标:提升复购?增加客单价?降低流失?

选择分群方法

短期促销 → RFM模型(找高价值用户)。

新品推广 → 聚类分析(找偏好匹配群体)。

制定策略

高价值用户:专属客服、生日礼券、优先体验新品。

价格敏感群体:限时折扣、拼团活动。

AB测试验证:对比分群策略 vs 通用策略的效果。

三、一句话总结

用户分群的本质是 “把同样的资源,用在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先通过数据找到“谁值得投”,再针对性地“投其所好”,才是精细化运营的核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