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闲逛网络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这两张照片,图一是一小男孩在努力帮助掉队的小兔子归队,图二是一男子在帮腿脚不方便的老婆婆倒水。
心里突然有一些地方被触碰了一下,些许美好些许疼痛,只因为看到善意看到美好。在这个信息时代,有太多的负能量被恶意或者无意地扩展、疯狂地传播甚至被扭曲,盖过了社会很多其实同样存在的正能量,很多的真实、善意似乎就这样被它呼啸而过。也许不足以蒙蔽我们的心智,却不得不承认心里的阳光或多或少还是受阻挡。
从教这些年来,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但是几乎每一届的教学中我都会抓住教育的契机告诉他们这一点:可以用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要学会用宽容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社会的发展,用赞赏的态度来对待我们身边的人。带刺的眼神往往也刺痛自己。
不是想带他们逃离社会同样有的残酷和无情,不是想蒙蔽他们的眼睛,让他们过于天真无知地走进大学走进社会。而是在这个信息无处不在的信息时代,他们每天接触到的负面信息已经够多,无需教育,他们已经自己筑起了心里的防线,有些孩子甚至已经从心理上开始抵触开始怀疑“美好”这一词。
多年前有过这样一个学生,很有思想的一男孩,高一的时候自己开了微博写文章。出于对我的信任,他经常地拿他一些文章跟我分享,而他的文章无一例外地都在开骂,关于学校的关于社会的关于同学的,身上从头到尾带着刺,到哪都想刺痛你一下,世界对于他没有一处顺眼。我曾经很努力地想要纠正他这种价值观,实践证明我的努力抵不过他所说的在各种媒介看到的一些不堪事实。他心里充满了他认为的丑陋不公,他忘了还有太多美好忘了善意。后来,我不再试图说服他,而选择了在他跟我分享的文章里赞扬他的独特文采,同时告诉他我看到的美好,希望我也能潜移默化让他看到些美好和善意。
他多次邀请我去看他的微博,我知道微博里骂得更精彩,但我一次都没有去,不忍心看到他心里太多的刺,痛的是他自己。
再后来他读了医,在他的各种分享了我看到大学里的他开始跟同学分享太极心得,开始各种兄弟情谊……我似乎看到他心里的刺在软化。再后来他当了医生,我看到他对病人的心疼,对生死的认知,我很欣喜,现在的他除了懂得残酷,也看到善意看到美好,他既看到依然存在的不公,也知道用宽容的心去接受去等待社会的完善进步。他说,姐,那个微博我早没用了,你还经常去看吗?
我笑了!
我们的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转型,疼痛在所难免。但我始终相信人性的美好,始终相信社会在进步和完善。人间的善意依然无处不在!只有相信美好,我们才可能成为美好的人,我们才能迎着阳光奔跑。
我们的父辈经常教育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在这个已经翻天覆地的社会中,我们的孩子心里的戒备已经太重,我宁愿花更多的精力去让他们看到多些的美好多些的善意。
戒备不能卸,但不能太重,我们才有能力往阳光的方向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