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学的时候,发QQ空间是为了融入同学。
但后来发空间的人逐渐消失了。
步入社会,朋友们都喜欢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的点滴。
他们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我说:记住那么多日子,你的生活真的快乐吗?
01
我的一个好朋友,男生,外国名校毕业,高中时公认的校草,并且在我们男生平均身高一米七的南方,他长到了一米九。
在我眼里,他是十足的高富帅,但他基本上不发朋友圈,最近几条动态也是他养的猫。
以前我其实挺期待他发朋友圈的,因为高中时他是我们班上唯一一个去外国读书的。
然而大学四年间他没有发过一条动态,我都差点忘了我还有这样一位朋友。
他回国之后,我曾问过他,你上大学时朋友圈咋一条消息都没呢?
他对我说:“因为没啥好发的啊,我也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有啥事直接和室友说就行了。而且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又不是给别人看的。”
是啊,他的生活是他自己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02
世界上最难过、最无奈的事无非就是找不到一个理解自己的人。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
以前我喜欢在朋友圈发泄情绪,想有人来安慰。
可是一个评论的人都没有。
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他们不知道,你的心有多痛,有多脆弱。
最后我知道了,没有人有让人理解的权力,被理解才是恩赐。
把消极情绪强加到别人身上,非但不会得到别人的理解,还会使你在别人的印象里降低一个层次。
成人的世界里,谁不曾奔溃过,谁不曾无助过,谁不曾痛苦过,没有谁容易过。
当有一天遇到痛苦时,你选择一个人扛下来,而不是发朋友圈,那说明你已经成长了。
03
现代人的焦虑,大多来自朋友圈。
产生焦虑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朋友圈信息的密集,更多的是因为你以为曾经与你类似的那些人,现在产生了差距。
看到朋友圈里那些曾经熟悉的朋友隔三差五晒去各地旅游的美照、晒又涨薪的工资条、晒一桌又一桌的美食等等...
好像朋友圈里的他们永远没有烦恼,永远活的那么轻松安逸、光彩照人。
反观自己,整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
有时候,我也想发一条朋友圈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
可是相册里找了半天也没有一张记录生活的照片。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朋友去吃米其林餐厅的朋友圈,没过几天,他就来找我借钱了。
原来朋友圈里他们的生活并不都是真实的,只有现实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04
真正想了解你的人并不是通过朋友圈来了解你。
曾经,我的朋友圈对亲戚都是不可见状态,因为我不想让父母过多干涉我的生活。
后来,我妈在电话里对我说:“不管你现在生活得怎样,我和你爸最大的愿望就是你平安就好。”
我才意识到,真正关心你的人,了解你的方式并不通过朋友圈,而是一直陪在你身边。
对于朋友来说也是这样。
有的人微信里几千个好友,真正称得上朋友的有几个呢?
真正的朋友不会刻意在朋友圈里关心你,如果你有什么事,他们早就一个电话打过来了。
所以放弃朋友圈并不意味着放弃社交,而是放弃与那些无所谓的人社交。
05
现在我不发朋友圈。
因为我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不敢接受朋友圈里的美好。
而那些没出现在朋友圈的你,一定过的很好吧。
因为想说话的人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