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渠道如此丰富,还需要读书么?
当然需要。对于自我提升,读书确实是最方便又相对廉价的方法。一本好书会给人带来更大的提升。
于是,多读好书就成为了许多人的毕生追求。
冰心也曾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但是,许多朋友都很苦恼——为什么这些大家都说好的书,我根本读不懂?
可能只是你缺少了下面的东西:
标准
一般意义上的好书,能够给多数人很大的触动或启发。
那么,如何判断触动到什么程度算大,启发到哪一步算高明呢?这就需要建立评判的标准。
建立了评判的标准,就意味着阅读时可以提供一个评价的切入点,可以系统地去了解一本书究竟哪里好哪里不好,哪些是闪光点,哪里是缺陷。
如果没有一个成体系的评价标准,对一本书的了解也就很容易流于表面、肤浅,用身体而非脑子去读书,纯粹追求快感,感动也是盲目感动。
就拿小说来说,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环境,评判的时候自然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略带目的性地去阅读一本小说,对于小说内容的回忆也不宜只着眼在故事情节带来的快感上,对于人物形象的剖析,环境架构的理解也同样重要。
例如《平凡的世界》一书,盛名在外,但我读起来却感觉描述手法匠气太重,文笔过时老套,故事结构平铺直叙,缺乏激情,可外界为什么还对它大力赞誉?
这是因为一本小说有其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两者同样重要,《平凡的世界》一书或许在许多人心中不能带来多少文学价值,可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着实影响了当时的许多人,社会价值贡献很大。
如果不按这两重标准分别判断,读不下去就掩卷而去,恐怕确实将错失一本好书。
而且所谓小说的深度是有分层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一层,人与社会的共鸣是一层,人与世界的联系又是一层。只看到一些书中人物关系的混乱,从而放弃读下去,很可能就会错失作者对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深刻观察。
比较
比较,归根结底是阅读量的问题。
对于同类型的作品横向比较,或和不同类型的作品纵向比较,得出其中的差异,优劣自然会浮现眼前。而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都需要一定阅读数量支持。
只有阅读量足够,充分了解足够多同类事物的优缺点,才能在阅读时调用充分的可参考资源进行比对。否则就难以了解优秀的作品的高明之处。
例如东野圭吾震惊文坛的《白夜行》,如果和一些本格派推理作品相比,就会发现其对人性,对两位主角之间感情的描摹惊人地细致,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这正是某些本格作品所欠缺的,它们冗长的铺垫和解谜过程很容易把一些缺少耐性的读者拒之门外。
当然,《白夜行》对诡计的描写公认很弱,很难归类为纯粹的推理小说,也是它与其他推理小说比较后得出的缺点。
又比如《明朝那些事儿》,造就它的,其实是那些语言晦涩难懂的大部头历史著作。相较之下,作者采用戏说历史的方式,把历史讲得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又让人热血沸腾,心旌动摇,实在难得,自然能够大波圈粉。
经历
经历直接影响阅读时的感受。
作者给读者的感动,都是与读者的回忆、经历共鸣的结果。
当读者读到一个好句子,或是被故事情节所深深吸引,产生了或喜或悲的感受,是因为文学描述触动了读者的记忆,让记忆中相似的经历与文学想要调动的情绪产生共鸣,也就给了读者感动的基础。
若是读者从小在父母手掌心里长大,未曾经历过大风大浪,也没流过几滴眼泪,想必很难理解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这就是为什么一本《红楼梦》,少年读看到男女情爱,中年读看到世间百态,老年读看见沧海桑田,正是因为经历丰富程度不同。
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读而不思考,说不定就会因为阅读快感不够而放弃一本好书。
缺乏思考,不仅意味着吸收效率的低下,还意味着可解读层次不足。
凡是好作品,多会提供各个层次的意义供解读,情节意义,文学意义,哲学意义,宗教意义,不仅是字词句子的堆砌,更是各层意义的叠加。这些深层意义,才是决定一部作品伟大与否的关键。
文学如此,电影如此,美术音乐也如此。
在《巴黎圣母院》第一章,雨果就描绘了一张巴黎的文字地图,宏大磅礴又细致入微。
而对于这张地图,如果不去跟随雨果的描述进行思考和想象,脑中只会留下字词的堆叠,意识到“啊!这有座塔!”,却并不知道这座塔如何雄奇,如何历史感厚重,更无法理解这本书究竟好在哪里。
知识
一本好书的作者,必然是博学的。而博学的作者会在表达看法,传递思想时,也必然使用其丰厚的学识。这就对读者的学识也提出了要求。
如果读者不具备某个领域入门的知识,就很难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了。
比如说乔治奥威尔的《1984》,以锋锐的政治寓言和预言闻名于世,读者需要理解英语的构成原则,才好了解新话的形成原理;知道创作背景和成书前后的一些历史事件,才能了解这政治预言的贴切,双重思想的恐怖,体会“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的阴影。
偏见
我有很多朋友,他们或聪明或平凡,可绝大多数都摆脱不了偏见的影响。盲目肯定或否定,一叶障目,不肯从其他角度看问题。
这也成为读懂好书甚至读好书的障碍。
“名著一般都很难读”、“小说有什么好看的”“我才不喝心灵鸡汤”,诸如此类,实在会让人错失很多不错的书。而且如果读书之前过多地吸收别人的评论,瞻前顾后,很可能先入为主地把别人的看法代入到阅读过程中,影响自己阅读时的感受,甚至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缺点或优点上,从而影响对书的全面评价。
心态
读书,确实是件需要静心的事。心态放不平稳,缺少耐心,就很容易造成粗读略读跳读,无数好文章都成了过眼云烟。有些思想深邃的句子,初看平平无奇,反复咀嚼后便唇齿留香,让人拍案惊叹。
所以读书切忌浮躁,一些好书静下心来仔细认真读,才能真正感受其中的美。
说了这么多,不如现在就拿起本好书开始读。
我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