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书有什么用?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读书就像吃饭一样,时间久了,可能会忘记自己吃过什么,但是一粥一米都会渗入骨血之中,长成你的肌肉,深入你的骨髓,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给你前行的力量。
我最早读书是为了看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我们终其一生,所有的选择只能做一次,每一天都不能重来,所以我很想知道书中的人都经历了什么,做出了什么选择......
后来我发现读书其实和打游戏,追剧,逛街等这些爱好是一样的,我喜欢读书,它是我的爱好,而爱好的首要作用就是它会让我开心,让我放松。
所以从让自己开心来讲,什么爱好都是可以的,但是有的开心很短暂,比如游戏,吃美食,还有逛街等表面行为带来的愉悦;也有一些满足很持久,让你终生受益,比如读书,运动,书法等。
书法我还没练,我把它排在了几年以后,读书和运动是我目前在做的,因为我知道做什么对我现在好,将来也好。
看书发现自己的爱好越来越广泛,从最开始的网文小说,到管理,还有个人成长,传记,社会,人文,包括心理学,越看范围越广,也感觉越来越有意思,自己知道的真的超级少,而知识的海洋确实那么大,多看书真的是从量变引起质变。
会让我更加清醒,自省 和明确,人这一辈子,重在体验,在于突破和重塑,重要的是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把底层逻辑打通,知道什么重要,什么对自己好,自己的底线在哪,清醒又有勇气。
年轻不健身 老了养医生,我不想给医院打工,便开始间歇式运动,说是间歇式是一年只有一百多天在运动,但我知道这个数据会越来越好,为自己而活嘛,钱和时间都应该投入到对自己好的事情上,读书,健身,护肤,尝试多变的自己,多去体验。
毕竟先爱自己,才有能力去更好的爱别人,我的优点首先受益的是我本身,其次才是别人。
晚上有个十年不见的老同学,说来到我的城市,准备见一面。我一问时间说是后天,赶忙给老同学发去了信息:真是不凑巧,我们那天约了个供应商,在别的城市见面,晚上恐怕赶不回来,咱们回头再约时间吧,来日方长。
过了一会儿,老同学回话: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人们的生活轨迹大多是离别太多,相聚太少。可能以后再见面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老同学,咱有缘江湖再见啦。
我说你这话说的有点悲壮了,咱们离得不远,找时间再约就是啦。而且一定程度上,所有人团聚其实就是为了离别呀,不能因为最终要离别就不团聚,也不可能团聚了就不离别,重要的还是见想见的人,去想去的地方。
“不是说这件事,算是自己的一点感慨和感悟吧。”老同学配了一个捂脸哭的表情。
“如果是你的感悟的话,我要说事在人为,只要你想,没有不能见到的人和地方。有的只是权衡值不值得和是否划算。
其实在遗憾的时候,你已经做好了选择。你这样想想,那些没有团聚的,其实就平衡了。
所以不要有太多遗憾,自己遗憾的那些,除了特殊情况无法实现的,其他的其实都是自己选择的,都已经选择了,就不能再要求太多了。”
说完之后,我突然下意识的开心,我竟然把这个事情看得这么通透了,现实就是这样呀。这是经年累月的与文字交流,一点点改变后的我。
读书这个爱好对我好重要,改变了我好多,最最重要的是让我变得超级稳定,开朗,自信,让我充满希望,带着清晰的目标去突破,去体验,去一步步实现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