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甘草 微炙赤,半两(4.5g) 当归 去苗,锉,微炒 茯苓 去皮,白者 芍药 白者 白术 柴胡 去苗,各一两(各9g)
【用法】
古代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现代用法: 加生姜3片,薄荷6g,水煎服;丸剂,每服6~9g,日服2次。
【功用】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症治机理】 肝性喜条达,恶抑郁,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若情志不畅,肝木不能条达,则肝体失于柔和,以致肝郁血虚,则两胁作痛、头痛目眩;郁而化火,故口燥咽干;肝木为病,易于传脾,脾胃虚弱,故神疲食少;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脾胃虚弱则营卫受损,不能调和而致往来寒热;肝藏血,主疏泄,肝郁血虚脾弱,则见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方解】
君药- 柴胡: 苦平,疏肝解郁,使肝郁得以条达,为君药。
臣药- 当归、白芍: 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且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
佐药- 白术、茯苓、甘草: 木郁则土衰,肝病易传脾,故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非但实土以御木乘,且使营血生化有源,共为佐药。
佐药- 薄荷: 用法中加薄荷少许,疏散郁遇之气,透达肝经郁热。
佐药- 烧生姜: 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
使药- 柴胡: 柴胡为肝经引经药,又兼使药之用。
全方深合《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酸以缓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旨。可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肝脾同调,立法周全,组方严谨,故为调肝养血健脾之名方。
【配伍特点】 本方肝脾同调,以疏肝为主;气血兼顾,以理气为重。如此配伍,可使木郁达之,则脾弱得复,血虚得养。
【辩证要点】 本方为调肝养血之代表方,亦为治疗肝郁血虚脾弱证之基础方、妇科调经之常用方。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辨证要点。
【临证加减】 本方为治疗肝郁血虚脾弱证之基础方,其中柴胡疏肝、归芎养血、术苓健脾。原方以疏肝为主,君以柴胡,臣佐养血、健脾之品。临证使用本方时,宜视病机之主次酌定君药。若以血虚为主者,君以当归、白芍,臣佐健脾、疏肝之品;脾气虚为著者,君以白术,臣以茯苓,佐以疏肝、养血之品;脾虚湿盛者,君以茯苓,臣以白术,佐以疏肝、养血之品。临证执此一方,圆机活法,乃窥“方之精,变也”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