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霍兰德理论与结果应用

霍兰德理论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工具,适用于需要定向人群,即: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世界的人。

对应的是“三点一线”模型的目标项,作用是:了解自己的兴趣,匹配职业世界的目标群。

今晚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SDS量表、非正式评估、职业定位十字架和职业匹配。

一、测评:SDS量表

1、霍兰德代码简介:

个人兴趣是多样的,所以每个人有比较强烈的3个有序列的代码,这个代码称为霍兰德代码。

具体职业,通常也采用3个字母代码的方式,描述其工作性质与职业氛围。

2、兴趣岛与霍兰德测评的区别:

3、测评的解读与参考:

解读五步法:找到并标记最高得分→对比不同→分辨兴趣与能力→分辨兴趣能力职业→说出感受。

具体为:

注:注意分数的高/低都无所谓,主要是将这个结果告知;将差异还给当事人,让其反思。

二、非正式评估:

1、评估的五步法:最喜欢的事→最擅长的事→最崇拜的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书→ 其他方法。

具体为:

2、具体举例:

3、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

① 不清楚喜欢什么;

② 评估结果与测评不一致;

③ 崇拜的人可能会是很亲近的人,比如说:家人

总结:

正式测评→5个提问→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测评结果→得出3个倾向性强的字母;

非正式评估→聊故事→得出倾向性最强的3个字母。

三、职业定位十字架:

四、职业匹配:

1、检索职业索引:

得到霍兰德代码→找到代码代表的职业群→选出自己的理想职业→找不到的话,找相似的探索。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霍兰德代码是定义职能而非行业。

2、工作代码分析:

根据岗位内容分析出岗位对应霍兰德代码。

霍兰德代码是做定位问题中最常见也是使用最频繁的一款工具,针对的主要是初定位的问题。

具体的职能可对照书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