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代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两天孩子回来和我说:“妈妈,数学老师说了。以后我们的数学作业,不用大人检查了。”我高兴的看着孩子:“你的老师太棒了。早就应当这样。”茹:“老师说过,家长检查出来的就是家长的,不是孩子的,就算100分也不是自己的。”我觉得这样的老师太棒了。前些时新闻也在报道,很多家长为之头疼。从幼儿园的种种手工开始,到小学一直的各种作业。好像家长重新做了一回学生。犹豫家长的检查延生出来一系列的问题。不知大家会不会深有感受。

一、家长的情绪化加重,影响亲子关系。相信有孩子的家庭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每作业的开始就是家里大呼小叫的开始。从平静到大声,有时到雷鸣。。。孩子本身和我们认识的点不同。如果我们不能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很多时候为孩子着急,而忽视了孩子本身的现有状态的差异。长期的情况,让亲子的关系僵化,很多时候形成一种利益关系。很多父母开出很多的奖罚条件。条目重多,让人不堪回首。

二、家校联盟是最好的局面,我们应当把学习的责任交给孩子。现在学校强调家长的重要性,但家长具体怎么做不知道。当孩子出现一点的问题时,老师找的是家长,而不是孩子本身。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因为知道家长要检查,所以很多时候自己不检查。把这种责任交给了家长。因为这些习惯的不养成,真正的来到考试时,吃亏的肯定是孩子本身。看到平时家长时间的付出,平时孩子又都会,收到的结果如此,家长更加的想找孩子讨伐,这样就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三、与其将结果包裹的完美,不如从零开始做真实的自己。听惯了高分,但一天孩子没有自养出来,这种结果都不是稳定性的。与其整天帮,整天担心,还不如接受现实,让孩子自己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多少都好,是她自己的努力。多努力,多得分,不努力,没分,都是自己的事。

这是一个过程,前期到现在的转变也需要过程。我和茹交待,自己的事自己负责与承担这是很好的事。不检查,不代表你可以把不会的隐藏起来。今天不会不让父母知道,老师不知道,后面吃亏的是哪个?茹:“自己。”我:“怎么做呢?”茹:“不会的提出来问。”我:“是的,不会的还是可以随时问妈妈。”其实也只有一个人觉得是自己的事,或是自己想学好时,她才会真正的去用心。我们终究代替不了她们。她们的学习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