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手机拍照能秒单反了,但这些技术确实取代了入门微单

自手机上出现摄像头的那一刻起,手机和相机的比较就从未停过。特别是进入智能机时代以来手机拍摄的成像水平突飞猛进,许多知名摄影师也选择使用手机出大片来"炫技",更让我们感到疑惑,现在这个时代,是不是手机的拍照已经可以取代单反了?

当然不是。受限于相机传感器尺寸太小的先天劣势,手机像超越相机十分困难。只不过各大手机厂商们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在技术和人工智能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充分利用了传感器尺寸小的优势,另辟蹊径追赶单反。而且这几年手机拍摄的进步明显,有相当一部分过去被称为"卡片机"的相机在手机的冲击下退出了市场。手机拍摄的进化一步一个脚印,正在扎实地学习相机的长处打造手机拍摄独特的优点,甚至对入门级微单相机造成了威胁。

双摄像头

双摄像头是手机拍照优化的最早尝试之一。最早的双摄方案里另一个摄像头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测量距离信息、实现3D拍摄效果或制造可以在拍摄完成后改变对焦点的照片。

比如3D玩法的鼻祖HTC EVO 3D,这种注重玩法创新而不是画质创新的双摄方案并没有得到太多手机厂商的重视和跟进,到最后也就HTC和LG搞过。只不过这种双摄玩法也给其他相机厂商带来了新的思路,比如使用黑白摄像头来加强相机拍摄的景深效果。

只不过无论景深效果再强,仅靠一个摄像头负责成像,画质也不会有质的变化,说到底无论是3D双摄还是黑白双摄,都是为了让拍照的"玩法更多",对手机拍照的实用性和成像效果都没有真正的提高。

所以近年来在拍照上颇有造诣的OPPO等厂商不仅在学习前辈的先进经验来,在自家的手机上采用了双摄的方案,还对前辈的一些失败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改进,让双摄系统中的两枚摄像头都参与成像来提高画质。只不过即便是双摄的成像增益也始终抵不过画幅大了好几倍的单反相机,因此想要提高手机拍摄的画质"追赶单反",还得看AI。

AI带来的手持夜景+自动堆栈和人像虚化

AI的出现是手机画质提升的重要契机,不仅让手机已有的拍照功能更加精进,还新增了很多过去相机上专属的功能,比如堆栈。

要说哪个技术能够真正地让手机追赶单反超越入门微单,非智能堆栈技术莫属。堆栈技术的原理就是多帧合成。通过合成多张同样的照片减少噪点、增加细节,大大增强图片的画质。

堆栈技术在相机上十分常见,作为风光摄影的决胜杀招之一能够帮助摄影师得到极其出色的图片质量。但在相机上实现堆栈首先需要三脚架,然后是拍摄多张照片再导进电脑进行堆栈合成。这一整套的流程下来虽然堆栈效果极好,但操作繁琐前置条件甚多,对电脑的等器材的要求也高,是一项不太可能全民普及的高端技术。

而手机得益于计算性能强大的Soc和AI芯片,充分发挥了传感器尺寸小的优势做出高防抖等级的光学防抖效果,加上数码防抖能够让用户在手持拍摄数秒的前提下也能获得清晰的画面;拍摄完成后手机利用AI芯片自动对齐和合成照片,极大程度地提高手机成像的画质和降低噪点水平,仅需短短几秒就能获得十分清晰纯净的夜景照片。可以说是AI让手机的夜拍从此不再是弱势项目,这是入门级微单相机远远做不到的。

这便是为什么在过去夜晚成像一直是手机厂商想避免谈及的,到了近年摇身一变成为卖点宣传。之前OPPO R17 PRO发布时,夜拍这一功能也成为了主要的卖点这一,不仅仅是因为OPPO R17 PRO拥有两档可动光圈、大像素尺寸和大感光面积,还有AI加持所获得的良好OIS效果和智能曝光控制,众多硬件在AI的统一调度下才让OPPO R17 PRO有了主打夜拍的底气。

此文章为契合科技原创!特此声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来讨论一个即无聊又严肃的话题:手机能否取代单反? 如果你是普通人,这话题确实比较无聊,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单反...
    II终生学习II阅读 1,452评论 0 5
  • 摄影从手机开始-目录 1. 手机是最好的摄影入门工具2. 手机和单反相机摄影的区别3. 什么是好照片4. 浅谈摄影...
    飞马摄影阅读 3,332评论 0 12
  • 2017年6月9号,定的房,一年后收房。 其实房子早就盖好了,邻居们好些去年年底就收了,装修结束了。只是因为我买的...
    lindacui阅读 113评论 0 0
  • 遇见金银花随笔~~早上买菜回来的路上偶遇这一树的金银花,清香味扑鼻好闻得很,黄的是前几天开的谢了,白的是才开...
    云水禅心_阅读 723评论 4 5
  • 首先要知道我接下来要说的数据库是关系型数据库。我们直观来看,一个数据库可由多张表构成,每张表有不重复的名称(表名)...
    LP_ProgramLife阅读 2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