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处具显,显处具隐——李少白老师镜头下的故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是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也。隐以复意为工,旁以卓绝为巧。”这张照片,可谓隐处具显,显处具隐。亮处的宫殿,明晰的线条感,硬质的具象存在,有着执着的力量。

暗处的宫殿及廊柱的黑影,充满流年风物留下的痕迹,顺着黑色,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故宫那多思的、敏感的、沧桑的隐秘心灵。隐显之间,人影绰绰,故宫似裹挟着或大隐或小隐的肉身,行走于烟火尘嚣之上,让我们恍惚间觉察到,原来故宫还有这样平日看不见的神秘美感。

     道原《景德传灯录》叙天竺第十一祖富那夜奢偈曰:“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一显一隐,非是二法,实为一法。古代艺术讲究隐显,古代文人生活状态也是隐显并存的。古代文人其实并不压抑,既有“显”的雅韵,也有“隐”的欲流,可谓是隐显互成。就像这夜晚的故宫,食人间五谷,见尘世五色,纵横婉约,了然于胸。他们笔下可以凝集波澜壮阔,亦可写风花雪月,甚至可以去逛青楼,如此,人性得以舒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