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做早饭,炒鸡蛋的时候,油锅烧热,倒入蛋液,待它稍稍凝结,我就用筷子去扒拉鸡蛋,把它打散。
这时突然想起大概20年前,我刚刚上班去新疆外埠项目,那时的我因为从小在家没干过什么活,所以基本不会做什么饭。
又因为在外部,有的时候,会要自己做些饭吃。
记得一次和同屋的女孩与她男朋友一起做点饭吃。我不太会做,可是也不好意思不干活啊!心想“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想想以前在家我父母是怎么做的,学着做呗!
于是,我就帮助炒米饭,我按记忆中我爸爸的做法是先炒配菜,然后放米饭,最后蛋液直接倒进锅里,鸡蛋就是包裹住米粒的那种。
这时,舍友的男朋友惊诧的叫起来:“你会不会做饭啊?有你这么炒米饭的吗?”
我本来就也担心自己比葫芦画瓢会有什么偏差,没有信心。他这样一质疑,带着非常讥笑的口吻,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就以为自己做法不对。这个事后来还被他们取笑许久。
后来回家,我还专门和我爸确认了这个做法对吗?
事实是,有这样的做法。鸡蛋可以先炒出来,也可以倒入米饭中包裹住米粒。是那个男孩他没见过这种做法,大惊小怪了。
关于鸡蛋的炒法,我还听过一个男同事曾经吐槽他老婆不会做饭,炒鸡蛋时,不等蛋液凝固,就不停的扒拉蛋液,炒的鸡蛋很碎。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都一起笑话他老婆。
然而最近,我又被我儿子给我刷新了认知。儿子说我炒的蛋炒饭,鸡蛋块太大,我说我已经划拉了很多下,它就这么大了啊。
儿子说:“你没有看饭店的蛋炒饭,鸡蛋粒都很细碎吗?这样它和米粒差不多大小,口感好。”
我本来以为是饭店省原材料,给的鸡蛋少,才这样,似乎看不到鸡蛋的。
儿子给我演示他在哔哩哔哩上看的视频,原来要做到这样细碎,鸡蛋下热锅时,火要关小,蛋液就不会凝固那么快,面积那么大,有时间去把蛋液划拉的很散,再用铲子把鸡蛋捻碎一点,就是饭店蛋炒饭的效果了。
看我家小帅哥演示完,我瞬间想起当年那个同事嘲笑他老婆快速划拉鸡蛋的场景。
你发现了吗?我们的认知、经验造就我们认为的世界百态。
我们以为自己懂得的、看到的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然而其实一个人能看到的,不过是全貌的冰山一角。
《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要记住,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拥有的优势。”
因为一个人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所以不要轻易地去定义和评判任何人和事物。
要做的就是不评判任何的发生,尽量去提升我们自己的视野、我们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