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者模式(Builder模式)

定义

将构建复杂对象的过程和它的部件解耦,使构建过程与部件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的创建型模式。

特点

Builder模式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对象,允许用户在不知道内部构建细节的情况下,可以更精细地控制对象的构造流程。

Builder是非线程安全的,所以如果要在Builder内部类中检查一个参数的合法性,必需要在对象创建完成之后再检查。

应用场景

初始化一个对象特别复杂,如参数多,且很多参数都具有默认值时;

复杂产品类中的调用顺序不同产生不同的效能时;

相同方法不同的执行顺序,产生不同的事件结果时;

角色

Product——产品类 :  产品的抽象类。

Builder——抽象类, 规范产品的组建,一般是由子类实现具体的组件过程。

ConcreteBuilder——具体的构建者。

Director——指挥者,统一组装过程(可省略,Builder定义为Product的内部类,ConcreteBuilder在Product子类中)。

模式代码

/**

* 1.产品类

 * 如果有多个产品类则继承该类,每个产品类有对应的具体的建造者

*/

public class Product{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 处理业务  

    }

}

/**

* 2.抽象建造者

* 有多个产品类则有多个具体的建造者

*/

public abstract class Builder{

    // 设置产品零件:设置产品的不同零件,或者不同的装配顺序,以产生不同的产品

    public abstract void setPart();

    // 组建一个产品

    public abstract Product buildProduct();

}

/**

* 3.具体建造者

*/

public class ConcreteBuilder extends Builder{

    private Product product =new Product();

     // 设置产品零件

    public void setPart() {

        // 产品类内的逻辑处理   

    }

    // 组建一个产品

    public Product buildProduct() {

        return product;

    }

}

/**

* 4.指挥者类

* 指挥者类起到封装的作用,避免高层模块深入到建造者内部的实现类

*/

public class Director{

    private Builder builder =new ConcreteBuilder();

    public Product getProduct() {

        builder.setPart();

        return builder.buildProduct(); 

   }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