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老杨路过单位,见我办公室门敞着,便走进来攀谈。几年前,他早已停薪留职,平日鲜少露面,今日却因刚参加完同事孩子的婚宴,面带微醺,言语也比往常多了几分。我与他曾在工作上有交集,彼此很熟悉,但好久不见,可多了些隔阂有些疏远,不知聊些什么,谈及单位近况,他已脱离良久,职场变迁如潮,竟无从说起。于是话题转至家常,聊起他的子女们,倒成了最自然的出口。
他育有二女一子,皆已各自成长,撑起一片天地:大女儿高中毕业后成家,嫁得良人,育有两子,安心持家,生活安稳,偶尔也会利用闲暇时间做些小生意,挣个外快;二女儿聪慧伶俐,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自主创业,开办补习班,经营有道,收入可观,年底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小儿子虽初中辍学,却头脑灵活,入酒店从基层做起,深得经理信任,短短几年便升为配菜师,后调任分店经理,远赴总店任职,亦能自立自强。妻子早年体弱,前两年,又遭骨折,卧床休养许久,如今康复后亦外出务工当住家保姆。当年夫妻俩靠微薄的收入拉扯着三个孩子,赶在计划生育政策时,老三的出生还让并不富裕的他交了一笔罚金,可想是多么艰辛,如今终于苦尽甘来,儿女都长大成人,也有了生存的能力,家境渐宽,老杨脸上也浮现出久违的轻松与欣慰——他也快退休了,这大概是他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时候。
老杨为人热情坦率,心地善良,从无害人之意,性格豁达开朗,唯独酒后话多,言辞常不加节制。每逢同事聚会,几杯小酒下肚,便滔滔不绝,有时不顾场合,连领导在座也毫不收敛,言谈间流露几分自负,甚至喧宾夺主,令人难堪。同事情面难却,只得纷纷找借口提前退场,留下一室冷清。这般场景,屡见不鲜,令人唏嘘。然人非圣贤,岂能尽善?他虽有瑕疵,却不妨碍其本心之诚。我们与人相处,本当多看其长,少究其短;合则共语,不合则相安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