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我有幸被学校肯定,认为新入学的一年级5班班主任。对于只有1年带课经验的我来说,真的是又惊喜又担心。懵懵懂懂,既不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踏入了这场修行。
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家长满意、学校放心、学生喜爱。对于和孩子们的相处,我觉得我还是游刃有余,课堂的亲切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孩子们喜欢,平时对孩子管理,也是比较容易,因为孩子们很听我的话,也很喜欢我。但是,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好习惯的养成,仅靠学校或家庭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班主任,就要搭建起学校和家庭的桥梁,让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对于家长这一块,真的是让我前路漫漫何所依。
抛开老师的头衔,我也是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身上的稚气未退变,经验不足,空有一腔教育孩子的热枕。 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你有你的性格特点,他有他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还是人生观、价值观,都存在根本的差异。正是这些不一致,加大了老师工作的难度。
有时孩子在校园里磕碰擦伤,家长开始马上动怒,各种找班主任要说法。有时孩子也是被家长宠得不懂相处,对他把别人的打伤觉得无所谓,是不小心,别人对他哪怕轻微一个动作,他今天一天就会不开心。有时在情急之下我自己的措辞不当会让家长心生焦虑,让家长不满意。有时家长们对自己孩子座位轮换做到最后一排,和我大声嚷嚷。有时,孩子成绩薄弱,老师对家长和孩子抓得紧些,家长对老师各种反感和嫌弃......总之,这短短的一年,却让我每天都在难熬和反思中渡过,原来,当一位语文老师不难,当一位班主任确是如此不容易。
于是,我沉思了下来,我认真,仔细地思考了每一天,我没有做到一个好的班主任标准:总是在要求问题学生和背后家长的不允许,却不知班主任也是协调、解决问题的重要角色。总是在批评问题孩子和背后的家长,却没有真正把他们当作家校共育的朋友和战友。要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要闪光,需要我平静下来,寻找和家长有效的沟通之道,真正做到和谐的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