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死亡都是别人的。
孩提时代,死亡是老人嘴里吓唬孩子的鬼故事,是傍晚经过坟场随风舞动的磷火,是场面宏大吹吹打打的仪仗队,是几十桌杯盏交错的丰盛宴席,是黄土坡上十几米方坑徐徐下落的棺木,是漫天飞舞的白花,是嚎哭震天的孝子。
对死亡,我们多是好奇,朦胧而无知。
为什么人会死?为什么人死了会变成鬼?为什么要披麻戴孝?为什么撒花打幡?为什么要三天才出殡?为什么,哪有那么多为什么,问急了,大人们便一脸怒气,怪罪孩子不懂事,恐怕也有答不上来的尴尬窘迫。
再大些,死亡成了禁忌,不让说,不让问,不让看。好像是说了晦气,问了心酸,看了吓人,于是要保持距离,相安无事。因为家族普遍长寿,十几年里没有经历过亲人离开的事情,死亡,仿佛走远,不曾来过。
谁曾想,他们只是隐匿黑暗,静待时机。没人能耐得过他们的性子,哪怕过了73、84这样的槛,照样不期而至。最先是姥爷(93岁),然后是爷爷(90岁),接着是奶奶(93岁)。高寿去世,是为喜丧,不让难过的我们,却仿佛倒了梁柱,已然头发花白的儿女,长跪欲绝。
对死亡,有了第一次真切的认识。
黑白隔世的遗像,摇曳不灭的寿烛,青烟弥漫的灵香。亲人不在,音容宛现。布置灵堂,叠元宝,守夜,遗体告别,上坟。眼前萧杀肃穆不断,心头悲痛难舍无言。
死亡的残忍,远不止此。
2
死亡降临到姐姐。
那个娇小玲珑只有40岁出头的女人,两个尚未成年孩子的母亲,曾经爱美至极光彩照人却受尽折磨尊严无存。
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感受到死亡,只有一年的时间。
抽血,输液,手术,放疗,化疗,手术,再输液,再抽血,再放疗,再化疗,再手术。
原来那副丰润美丽的躯壳,剩下的只有稀疏泛黄的头发,松弛褶皱的皮肤,随身悬挂的尿袋,强忍病痛的呻吟,消毒水和腐烂分泌物混杂的怪味。
面对她强装笑颜,背过身泪流满面。
死亡最可恨的,就是当你鼓足勇气要努力、要坚强、要和它战斗到底时,对方却挥舞镰刀,瞬间把一切KO在地。
这就是死亡。在等待中迷茫,在煎熬中枯萎,明知没有胜算,却忍不住挣扎。
记得四年前,我有个小手术住院。旁边病房区,多是一些十几岁半大的孩子,不分男女,光着头,拄着拐,成天躺着玩游戏,脾气不好,对看护的父母非打即骂。开始瞧不惯,可凑近看清了床尾的病历卡,都是骨癌晚期,刹那无语。
这就是死亡。普世公平,童叟无欺。可又不近人情,残酷得发指。
从此特别忌讳去医院,受不了那种压抑窒息的氛围。尽管是粉色的墙壁,蓝色的地板,却仿佛处处冲刷不净的淤血;楼梯宽敞整洁,窗户阳光明媚,但总觉着阴冷刺骨忍不住寒战。
可我们谁能逃得过死亡?
3
既然无法逃避,那必须直面一些问题。
死亡是不是恶魔?
《西藏生死书》里说,“我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清明和最温柔的关怀;我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实相的了解,找到终极的快乐。”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世俗的贪欲。死亡只是另一个开始,那些我们牵挂的人,可能去了更好的地方。
尼采临死前,诧异地问为他默默流泪的妹妹,“伊丽莎白,你哭什么呢,我们不是很幸福吗?”这就是尼采,面对死亡从容自得。仿佛他不是走向坟墓,而是赶赴一场精神盛宴,一个自己追求已久的心灵归宿。
死亡可不可以选择?
澳大利亚作家邦妮·韦尔,用八年时间投身临终关怀事业,写下《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1.希望我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2.希望我以前没有那么拼命的工作;3.希望我有足够的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4.希望我能够和自己的朋友们一直保持联系;5.希望我已经让自己成为快乐的人。”死亡或许不能选择,但通往死亡的路可以。
乔布斯帮主,对死亡最知名的一句话,“记住,每个人终将会死去,这是我认为能够避免个人患得患失的最好方式,你已经赤裸裸地面对死亡,那就没有什么理由不去追随自己的心。”死亡无法打折,那就按照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面对。
死亡能不能战胜?
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主人公徐福贵一句自嘲,算是很好的答案。“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消极听出了积极的味道。
李开复罹患淋巴癌,在《向死而生》里这样说:“自己研究病情,就像是坐上副驾驶,掌握路况,至少并不是茫然无知。凌志军曾说到:「癌症病人很多是被吓死的。」我把全部二十几个特征跟检查结果对照,发现我虽然是四期,但整体状况没那么悲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什么时候都是真理。
自杀是懦弱还是勇敢?
话题很敏感,但我想纠正一直以来偏颇的观点:绝不是所有选择这条路的人,都是胆小鬼。
4
或许因为人的终点都是死亡,所以离得越近,就越看清它的模样。
我会怎样去死?
胖死?不减肥,好胃口,吃啥啥不剩,晚上尤其食欲旺盛。
病死?爷爷、爸爸都是糖尿病、高血压,我这估计也跑不了多远。
累死?加班、熬夜,周末不休息,休假不关机,做梦都是写方案。
郁闷死?工作不顺心,文章没点赞,孩子不理,老婆不爱,朋友老死不相来往。
遗憾死?世界还未环游,出书不见大纲,二胡只听不拉,围棋还当五子棋下。
是否接受过度治疗?
内心是不愿意接受的,太痛苦,没有尊严,拖累家人。
可又不能放弃生的希望,毕竟活着才有机会。
死了有什么遗愿?
捐献器官,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人,重见光明的机会。
不要灵位,不要墓地,不给后人添麻烦,只想活在天地间。
现在有什么感触?
生命太短暂,好多想做的事情没有提上日程,要尽快行动,不能抱憾终身。
时间太宝贵,哪有空生气、后悔、嫉妒、无聊、仇恨,多分一些给自己爱的人吧。
知错就改,勇于道歉,万一没机会说对不起,伤害的可是两个人。
舍得放纵,生命就是要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做喜欢做的事,管它有没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