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欣妤:13男孩不听话怎么回事

探寻 13 岁男孩不听话背后的根源与对策

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不少家长都曾发出无奈的感叹:自家 13 岁的男孩仿佛变了个人,事事与父母对着干,满心抗拒父母的管教。

当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时,家长们不应一味指责,而是需要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乖巧的孩子变得如此不听话? 

只有找准根源,才能 “对症下药”,化解亲子间的矛盾,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一、陪伴缺失:情感疏离引发抵触

许多父母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给予孩子的陪伴少之又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陪伴的缺失会让他们内心逐渐筑起一道防线。

当父母仅在孩子犯错时才出现,开口便是指责,孩子自然会对这种管教方式充满抵触,甚至觉得父母总是与自己 “作对”。

例如,孩子满心期待与父母分享学校的趣事,却只换来一句 “别废话,快去写作业”;当孩子遇到困难想寻求帮助时,父母也因无暇顾及而敷衍了事。

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会充满委屈与不满,对父母的管教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所以,父母应当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多抽出时间关心孩子。

让孩子在爱与关怀中感受到温暖,减少抵触情绪。

二、威信不足:管教缺乏信服力

在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同时,父母还需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威信。

有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相处过于随意,面对孩子犯错时,也未能及时严肃指出,导致孩子对错误缺乏正确认知,无法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比如,孩子撒谎时,父母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 “下次别这样了”,没有让孩子深刻认识到撒谎的危害;或者在制定规则后,自己却不遵守,随意打破规则。

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父母的话缺乏权威性,对管教自然也不会重视。因此,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要做到赏罚分明,态度坚定,说到做到,让孩子真正信服。

三、榜样缺位:言行不一影响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行为。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频繁玩手机、熬夜、说脏话,却要求孩子认真学习、早睡早起、文明礼貌,这样的双重标准很难让孩子心服口服。

例如,孩子看到父母一边刷着短视频、玩着游戏,一边催促自己 “快去学习,别玩手机”,内心会产生强烈的疑惑与不满:为什么你们可以玩,我却不行?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用实际行动来引导孩子成长。

四、情绪积压:负面情绪无处释放

孩子不听话的背后,有时并非单纯是行为问题,而是长期积压的负面情绪在作祟。

当孩子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无法得到及时疏导时,这些负面情绪就会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故意不听话、乱发脾气等。

比如,孩子渴望观看喜欢的卡通节目,却因父母的规定无法完整观看,心中的期待与失落不断累积。

久而久之,这种未被疏解的情绪就会反映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不好好吃饭、拒绝洗澡等行为。

因此,父母要每天抽出固定时间与孩子谈心,哪怕只有短短五分钟,也要专注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问题并加以引导,帮助孩子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岁男孩不听话,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

作为家长,只有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反思自身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树立良好的榜样、建立有效的沟通

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化解亲子矛盾,助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