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古镇是绍兴四大古镇之一。今去安昌古镇游玩了一圈,却又是最有味道的。
"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是人们对安昌古镇的赞美!绍兴的千年古镇——原汁原味的安昌。
古镇的年味。
古镇进入后依次走过的长廊
深深的长弄堂,看到就能勾起童年的回忆。
安昌古镇最有名的就是这些腊味制品了,一串串腊鸡腊鸭腊鹌鹑挂在门前,自然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了。
安昌古镇腊货的新品种—腊鹌鹑,这里还有曾被《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的安昌腊肠和仁昌酱油,来到安昌一定要尝尝哦。
走进后院,场院上密密麻麻排满了戴着“斗笠”的酱缸,蔚为壮观,浓郁的酱香气扑鼻而来。作为绍兴“三缸”之一的酱缸有着历史悠久的酱文化。悠久历史积淀和清代晚期以后扬名得意,最终使得绍兴酱制品誉满海内外。作为绍兴一分子的我自豪呢!
这是安昌古镇的中国银行旧址。
进入银行可以看见一个大大的柜台,柜台内几张桌子上摆放着一些帐簿、台灯、算盘、电风扇之类当年用过的物品,靠墙放着一个旧橱子,旁边还挂着一只挂钟和老电话。
古镇,小桥,流水,人家。
江南风味,水乡情浓。临水而建的小镇,处处透着生活气息。
水乡小桥多,人家尽枕河。
摇着乌篷船,唱一首水乡之歌。绍兴乌篷船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独则独标高格,群则浩浩荡荡。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
白墙黑瓦、青石板路安昌古镇里的古桥流水人家,这就是江南水乡的第一印象!
说唱戏台,主要用于祀神祈福。
靠河的街道边,摆着桌椅,可以吃饭,喝茶,发呆,聊天。
不侵扰,不喧闹,岁月轻流走,依稀可见曾经的繁华,不同今在。
在古朴的老街走走,感受古镇那质朴的生活气息。
我们全家撑着雨伞,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我心里便有了一种闲适之感。河两边停靠了许多招来生意的乌篷船。 我底下头问了一声价格,老伯说40元一趟,大概1.5公里,每只小船可以乘坐3人,本想坐一回,只因下雨,不方便,其实是一条简单的小木船,上面罩了几个黑色的罩子,罩子下有小板凳。有游人来的时候,船翁只需将罩子拿开,拢在其他罩子上,游人便可在板凳上坐下,下雨天,游人需自己撑起雨伞,船翁走到船尾划桨,这时候,游人便可观赏河两岸的景色啦!
雨天的古镇,自有一番别样的风采。我们到达安昌古镇的时候,只见安昌古镇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好一派江南烟雨的风光,好像谁给古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轻纱,既朦胧又风姿绰约。安昌古镇,沿河而建,逆流而上,河中间是旧石拱桥,连通了两岸的民居。河两边是黛墙青瓦的古民居,现在都已形成了商业街,但大部分是卖吃的,扯白糖,龙须糖,我看了垂涏三尺买了一包品尝,还有卖印着字的米糕的,有卖自制的糖果的,更多的是卖腊鱼、腊鸭、腊肉、腊肠等各种腊味。这也是安昌古镇的一大特色吧。或许安昌古镇就是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让游人记住他。
安昌古镇,下一次,再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