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民族工作贯彻落实的基础,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只有抓住牵引点、找准关键点、扭住创新点,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战斗力、内生力,才能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
抓住关键“牵引点”,“选优+育强”助飞“领头雁”,赋基层党组织“引领力”。“头雁领飞,群雁齐追”。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石,确保民族地区有形有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选拔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基层队伍。要优先选拔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群众工作能力出色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领导班子的党政正职,真正做到哪里有民族同胞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党组织书记带领民族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团结和谐共奋斗。要不断充实基层“雁阵”,扩大乡镇、村(社区)干部的来源渠道,加大乡镇选调生、公务员和事业干部的招录力度,吸引更多有志于基层工作的优秀人才加入基层队伍。要派强用好政治觉悟高、本领能力强、道德品行好的驻村干部和工作队员,培育后备力量,为民族地区事业长远发展夯基垒台,稳定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固牢国家政权的根基。
找准薄弱“关键点”,“强基+固本”筑牢“桥头堡”,赋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要积极推动民族地区党组织的全面覆盖,树立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鲜明导向,深入排查并整改党组织设置不合理、覆盖不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行业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互动与融合,促进各领域、各层级党组织的意识形态领域建设。要持续整顿民族地区软弱涣散党组织,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所在,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力和凝聚力。要注重开展实地调研工作,通过翻一翻党课记录、听一听党员反馈、看一看整顿进展等,在“蹲点”中发现问题、在“点穴”中指导治疗,真正解决制度建设的“涣弛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
扭住机制“创新点”,“善引+诚留”打造“梧桐树”,赋基层党组织“内生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民族干部的智慧和勇气正是党联系各族同胞的桥梁和纽带,要通过不断将优秀少数民族人才选入干部队伍,在优化队伍结构、增强活力的同时,让他们用“家乡话”、帮“村里忙”、解“各家愁”,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要紧密围绕本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精心梳理人才需求清单,通过实施切实有效的政策,打造出一个栓心留人的“梧桐树”环境,吸引并留住本地紧缺人才。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根据实际需求招引人才,加速培养各类技术技能和服务管理人员,从而不断壮大人才队伍。要建立紧密的人才联系机制,做人才的“伯乐”,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将人才用到实处、用到妙处,在关键时刻抢得上,困难时刻顶得上,危机时刻用得上。(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委组织部 刘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