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之二十一《知行合一王阳明2》

这本书其实是第一本的扩写,第一本的最后写了王阳明对于心学的四句解释“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劫。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而在这一本里,也仅仅是稍作讲解,也是用一个大而类似的话语。

两本书中再三的举例,书看到一个孩子落水会有不忍,那么动物呢,也会有,看到动物哀鸣也也会不忍,那么东西呢?也会有,看到断残横壁,也会有一些些的伤感,这一切都是因为良知。就单单这个例子,两本书里,出现的次数不下5次,每一次几乎都是复制黏贴的完成,让我感觉,真不知说什么好。

书中前半段讲的王阳明的生平,其实在第一本的时候已经讲的差不多了,这里的就是一些重复和部分的扩写。重复的内容就感觉有一些些无聊,感觉就像是在凑字数和篇幅。后半段写的是修习心学的一些成功人士,其实日本的心学做了重点描写,前面曾国藩和林则徐,就举了一个例子来诠释,左宗棠甚至只有一笔带过。

第二册给我的感觉,更加像是用事例来诠释,而第一次是介绍生平,其实1.2本可以喝成一本,再一次说明,想了解阳明心学的,还是看《大学问》吧,这两本关于心学的介绍,着实不太多。

                                                                                                                                吴麦麦

                                                                                                                            2016.8.1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