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开篇就讲诉了两个人生命运迥然不同的上班族的故事。
吉田和新井是两位完全不同类型的上班族。
吉田先生对于网络的发展动向非常敏感,他精力旺盛,充满挑战精神从2003年开始他就一直不断尝试各种流行的互联网产品,从电子报到博客到社交软件mixi最后到大家热衷的Twitter,每新出一个互联网产品他就会去上面发表文章,但是没有一个坚持发布,最终都是以放弃告终。
他在不断的追逐互联网的风口,这样不断换赛道,很难跑得更远。
而吉田先生的同事新井先生,在 2003 年时也和吉田先生一样工作之余汇整时间管理的技巧,并发布电子报。
到了第三年,有读者为了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委托新井先生担任他的个人咨询顾问。此时他又了自己人生第一份副业。
第五年时,他受邀参加一商业杂志的时间管理的专题采访,此后他的名气渐长,客源逐渐增多,电子报的读者人数也涨到了1万3左右。
第七年时,某家大出版社的编辑前来约稿,他完成了自己多年来的梦想-拥有自己的著作。
从那时起,所有的事情一下子运作得很顺利。有读者委托咨询,也有公司委托新井先生举办演讲、研习课程等。另外,电子报的读者人数也跃升到三万二千人,这时也出现了企业的广告委托。
后来,新井先生辞掉公司的工作,自行创业。独立创业让他的收入远高于以前上班族的收入。
这两个小故事对我有很大触动,让我看到了习惯所产生的效果会通过“复利”而获得惊人的结果。就算是小小的行动,一旦重复累积,成果就会以“等比级数”倍增。大多数人可能在坚持的前期觉得看不到什么成效就放弃了,但是这种小小的坚持需要时间的积累,它到了某个时期就会产生“爆发性”的效果。我们往往高估了几个月积累的成效,低估了几年的积累的效果。
回想自己从17年到19年之间尝试了学英语、阅读、健身等等,和吉田先生一样都以放弃告终。
看到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坚持也是有方法的,不是全凭毅力,读过《意志力》这本书的朋友应该知道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坚持一个习惯会消耗你的意志力越多,你放弃的可能性也越大。
因此《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里度过养成习惯的第一阶段对抗期的第一个对策既是以“婴儿学步”开始,简单说就是从最简单的开始。
效果一行动压力小
例如我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开始养成画画的习惯就是从儿童简笔画开始的,每天的行动压力很小。目前已坚持画画200多天。
现在分析之前失败的原因是从开始就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苛刻,既要有难度又要画得像还要线条流畅,这导致自己每次画画都有很强的挫败感,这也是对自己意志力的消耗,不利于习惯养成。
2020年自己养成了以下习惯
1.画画打卡200天
2.精读10本书,完成75张知识卡片
3.坚持做营养早餐不少于200天
4.发布80余条短视频
养成这些习惯我用到了《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里的这些对策:
1、以“婴儿学步”开始
2、简单记录,用朋友圈记录画画天数
3、模式化,所谓“行为模式化”,是指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