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的主要人物中,长妈妈是着墨最多的一个,一共五次,分别在《猫·狗·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篇目中出现。
那么长妈妈是何人?在“我们”家的地位如何呢?
且看:
1.是一个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2.阿长被别人忘记了姓。
3.主人家叫惯的“长”太有讽刺意味了。“她生得黄胖而矮”,跟长一点不沾边。
4.是先前“身材生得很高大”的真阿长的替身。
5.“家人”对她的叫法:“长妈妈”“阿长”“阿妈”。
6.“‘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母亲也没再说什么,可见待她宽厚。
对比看一看《红楼梦》中丫鬟们的命运,晴雯因貌美灵巧、性格直爽而受小人诽谤,又不合王夫人心意,重病期间被赶出贾府,最终抱病含恨身亡;金钏儿,因与小主人贾宝玉调笑被赶出贾府,跳井自杀;鸳鸯,因拒绝做贾赦大老爷的小老婆,后在贾母去世后上吊自杀……由此看出,在封建社会中,主人的一句话能决定佣人的生与死。佣人只是主人的奴仆,没有地位、没有自由。
这样看来,长妈妈在“我们”家基本过着平等、受人尊重的生活。主人宽容大度,并不与她计较,更没有刻薄地对待她。
长妈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鲁迅先生要花费如此多的笔墨去写?继续看。
年龄不清楚,连真实名字都没人知道,随便被安了个别人的名字,大概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百度资料),是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
她喜欢切切擦擦,喜欢低声絮说,喜欢给“我'告状,她真是个活脱脱的事妈!
她大大咧咧,不讲究,在“我”这个小少爷面前没规矩,是个连少爷的床位都敢抢的粗俗劳动妇女。
她又有一大堆迂腐、繁琐的规矩,小心谨慎地遵守着。
她迷信,反复叮咛“我”要在新年一大早说“恭喜恭喜”,还要吃福橘。
但这不就是普通老百姓最朴实,最简单的盼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吗?热望来年平平安安,祈福来年好事临头。
她无意中一脚踏死“我”的隐鼠,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敢说真话,小心地告诉“我”是猫吃掉了。
眼看着“我”着急想去看迎神赛会,却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地静候着“我”背书。
她的脑子里也藏满了有趣的故事呢:百草园中的美女蛇和老和尚;掳小孩、砍人头的长毛………
她颇有口才,《二十四孝图》对她影响极深,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不绝讲出这一段事迹来。
她大字不识一个,把 《山海经》叫做《三哼经》,却热心地帮助“我”解决难题,成为了最不可能满足“我”心愿的那个人。
她为“我”买《山海经》,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首先“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长妈妈作为“我”们家的保姆,常年在“我”们家打工,劳作,照顾“我”的饮食起居,过新年的时候都在“我”家。她想去书店买书一没有时间,二路程太远,三没有上街的自由。
其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吧……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将一包书交给了我”,连过年都不回家的长妈妈究竟为何告假回家,无从得知,但能看出回一趟家很不容易,一定是重要的事非回不可。长妈妈竟然抽出宝贵的时间去给“我”买《山海经》。(对比“我”叔祖的疏懒,别人也不肯如实回答,可见长妈妈的“神力”)
第三,长妈妈不识字,“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长妈妈作为封建社会一个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女人,在买书的过程中,因说不明白书的名字,肯定遭受了掌柜的、小二的及其看客们的不少白眼、嘲讽和讥笑。长妈妈没有向“我”诉苦,邀功,而是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高兴地递给我。长妈妈只是单纯地希望“我”快乐而已。
再者,买《山海经》的钱,她积攒了多久,花费了多少银子,我们无从知晓。但长妈妈的工钱是多少,可以和林海音的《驴打滚儿》中的宋妈做比较。做奶妈,报酬是这样的“妈妈下工钱了,折子上写着:一个月四块钱,两副银首饰,四季衣裳,一床新铺盖,过了一年零四个月才许回家去。”其中还有一个区别,月嫂不用喂奶,而奶妈还要用自己的乳汁喂奶,还要做家务。想来,阿长的报酬应该比宋妈要低得多。
长妈妈为“我”买书排除万难,让人心生无限敬意!
长妈妈是“我”的保姆,照顾“我”的生活起居,日夜陪伴着“我”成长,让“我”从小就认识了劳动人民最质朴的、苦涩的生命底色和最热烈本真的生活情感。在“我”的读书之旅中伸出了援助的手,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在《尔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丛画》《诗画舫》等绘本中流连忘返,沉醉不知归路。在这些绘本的熏陶浸染下,“我”的美学素养也在日日提升,在三味书屋时,我不是完成了《荡寇志》《西游记》两本绣像吗?父亲生病时,它们被卖掉,补贴家用救父亲的命。
日后,“我”受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设计北大校徽,参与国徽设计,设计自己出版的书籍的封面,服装搭配讲究美学,都与童年时读绘本有莫大的关系,而长妈妈功不可没!
无论是作于北京寓所的《猫·狗·鼠》《<阿长>与山海经》,流离中所作《二十四孝图》《五猖会》,还有三·一八”惨案以后,北洋军阀政府通缉,“我”被迫离开北京到厦大任教时所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始终在心里陪伴“我”左右,她是我悲伤时的慰藉,是我软弱时的力量,是我跌倒时的拐杖,是我风雨中的港湾,叫“我”如何不想她?
三十多年过去了,长妈妈已然长眠于地,历经社会动荡,生活流离之苦,由童年走向中年的“我”才领悟到她的好,于是发出深情怀念,真诚祈祷:“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后悔、自责、感激、尊敬的情感缓缓流淌于文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