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这个季节特别是早上真有点秋寒料峭。妻子从娘家回来冻得瑟瑟发抖,但还不忘把她跟堂弟堂媳昨晚的聊天跟我说个喋喋不休。知天命之年上有老下有小实属不易,竭力而行也还是有不如意处。漫无边际的话题里不知怎么就扯到了邻家按辈分我叫老嫲嫲(书面语奶奶)的一个老太婆身上。妻子满口的语气里洋溢着尊敬和诚服。这个老嬷嬷年届八十有几,身板看上去甚是硬朗。但说句实在话,她这一代人真是经得住了风雪雨霜的洗礼。这个老嬷嬷从小少娘缺爷的,既讨过饭也喝过路边雨水。一辈子这么折腾下来实属不易。要说没有个腿疼腰疼什么的劳损毛病实在是难上加难。老嬷嬷身材玲珑,面目清秀。早年间落下了粗脖子,眼神间带几分忧郁。走路的样子踟蹰但不缺少干练,匆忙不失节奏感的脚步里让人感觉起来有股仙气感。
居住在这样一个一眼就能洞穿的小山村街头巷尾东邻西居都会低头不见抬头见。每每遇到这样一位慈祥的老者妻子都会跟她打趣一番。妻子跟她也有拐弯抹角的亲戚,按辈分讲应该称呼她姑姥娘的,因而见面说起话来不但主题进入的快也没有礼貌性质的拘束感。老嫲嫲古稀之年仍然力所能及得帮衬孩子们操持一些家务。她四个儿子一个闺女,从前村里各家各户都还种植小麦时每逢麦收季节不是帮这家晾晒就是帮那家扬扬场什么的,三秋季节簸簸麦种扒扒玉米皮都是常事。记得几年前还置身于一群年轻妇女之间拣选塑料颗粒。大概她也是在体会工厂设备开动时轰鸣给予的快感,也或许是缘于一辈子的劳作习惯已成自然停不下手了。其实她的孩子们一直惮于她这种劳作和辛苦,毕竟是一大把年纪了。或许她的嘴里说不出的人生经验那种社会价值观已经深深植根于现实和生命之中。
一个村庄就是一个社会,这位老嫲嫲更是人情厚道的践行者。她有两个侄子父母早些年相继去世,大的一个在临市安家小的也一直漂泊在外打工。平日里佳节期间都少有回家的时候。作为她一个伯母一直记挂于心,每逢除夕的下午她都会挎上箢子(yuān zǐ )带好贡品去侄子家的院子里祭拜上天。她这种力所能及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深深烙在了她的脑海里,侄子的父母不在了她就是他们的爷娘。生活的现实她帮衬不了什么就只能在虚拟的世界里祈求上苍给予她的侄们以平安和祝福。村上人都说十年如一日她这么一直做着。默默无闻的,俗话说事不在一而在于持之以恒。这样期冀别人家的孩子她这把年纪显露出的那种包容那种无私……
农村人自古有种传说积德行善荫子孙。老嫲嫲她有四个孙子一个曾孙,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或许但行好事不问前程也是一种人生价值观的体现。
写至此,我想起了的一句话是寄德于天的人啊!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