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些关于我爸的
晚上和他视频的时候看着他,心里塞塞的,像堵了棉花,有点透不过气。父亲年轻的时候很帅,那时候喜欢他的女生很多,尽管现在晒黑了,也仍有不少人说他年轻帅气。可他现在成了一个肩上担着家庭重担的男人,正一点一点地屈服于生活。
想起这学期他送我坐车去学校,我们在车上遇到了他初中同学,我坐在前排,听他们讲着属于他们的时代,那个他意气风发,光芒万丈的时代。他很厉害,这我从小就知道。我们那里是个小地方,他是那出了名的文化人,虽然只读了初中,但他却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睿智,直到现在我们那里哪家人家里办酒席都会请他去题字。他说他本可以读高中然后在我们当地小学或初中当个老师,但那时候家里穷,而且还有两个弟弟要读书,实在是拿不出钱。那时候亲戚也看不起,不肯接济。他就这样出来打工。每每说到这件事,他都会很恼怒。那是他人生的岔口,因为穷而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我常常会为他感到惋惜,一匹没遇到伯乐的千里马,在小地方可怜度日,一身的博学却无可用之处,在家里做着小生意,还常常因为慷慨大方给别人赊债导致自己揭不开锅。其实他有机会可以翻身的。我读初二那年,乡政府的人来找他,让他去那里工作,父亲他想去的,但他没有。为什么呢。那几年他和我母亲吵的很厉害,不分日夜的吵。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和好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母亲变得疑神疑鬼,经常偷拿父亲的手机查看。他们和好后,父亲就很迁就母亲。母亲害怕父亲去乡政府工作后会搞外遇,一直阻挠,找各种理由不让父亲接受。其实我知道的,是她害怕。
他把读书的渴望寄托在我身上,期望我能有所作为,他很疼我,对我有求必应,但这不是我想要的关爱,他并不知道。他一心想赚钱改变现在的生活,可我想回到从前,回到那段开心的时光,我害怕时间久了,那段记忆会褪色,我小心翼翼地珍藏着。虽然那时也并不富裕,但那是一个完整的没有裂痕的家庭。后来我慢慢长大了,他们的争吵也越来越多。那是一段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没有任何光,我被锁在了里面,把原本的那个我锁在了那里,不想过多回忆。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和懊悔,以前总觉得说这种话的人很不负责任,想着平时多花点时间陪陪父母不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等父母老去后才讲这种无用话。我慢慢长大,明白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左右。俗世中的我们,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当我们年轻时,我们没有能力给父母好的生活,所以想着等我多奋斗几年。可想想,从我们出生起,父母看着我们读幼儿园,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读大学,再等我们奋斗几年甚至更久,我们一直往前走,把父母落在了后面,我们不曾关心过他们还有多长时间可以等我们,所以悔恨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我们都好好努力吧。
愿天下所有父母身体安康。
愿我们都能在父母有限的后半生给他们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