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6日,星期天,庚子年,癸未月,庚午日,中伏第一天。
农历六月初六。
今天,是奶奶的生日。
我已是四十有余的岁数,爷爷奶奶尚在,这种不用装就是孙子的幸福,无论说与谁听都是羡慕不已。
我也很是为此而自豪。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始终定格那一个形象:
身材瘦弱,衣着整洁,头发光亮,行动利落。
这么多年,总是觉得自己在不断长大,而奶奶却一点也没有变老。
所以今天究竟是奶奶第八十几个生日,我记不得,也不想记得。
只知道每年都有这么个重重的日子,值得我重重地期待,需要我重重地纪念。
但,今年的今天却与以往的每一个今日明显不同。
过去的六月初六,无论在或不在奶奶身边,我感受到的都是祥和和喜悦。
而此时此刻,我所感受到的却是惭愧和煎熬。
早在数月以前,三叔给我信息说奶奶的病情已经恶化,不知今年会不会是最后一个生日。
我明白三叔的言外之语。
一直以来,我敬重三叔,也视三叔为自己的榜样。
这许多年来,父亲和二叔在东北,二姑远嫁烟台,四叔又相对年小。
只有三叔和大姑,一直在山东高密老家陪伴着爷爷奶奶、照顾着爷爷奶奶。
虽然大姑和姑父由于离爷爷奶奶较近,大事小情得也积极帮衬着,但毕竟是女儿家。所以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亲情上,养护老人的重担就自然而然更多地落在了三叔三婶身上。
难能可贵的是,三叔三婶若干年来,不仅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他们始终无怨无悔毫无怨言。
三叔三婶和大姑姑父为老人而日复一日持之以恒的无私付出,不仅赢得了周边乡邻的一致赞叹,也赢得了父亲及二姑、二叔、四叔的敬重。
在我们晚辈人心中,三叔三婶及大姑姑父也始终形象光辉,高大无比,是我们尊重和爱戴的长者,也是我们效仿和学习的楷模。
奶奶第一次检查出来病状还是在2010年前后。
那一年爷爷奶奶来东北过了个年,回到山东后奶奶就感觉不适。
三叔带着奶奶去医院进行了体检,结果就不是什么好病症。
好在那时通讯已经方便,所以在父亲和三叔的统一组织下,全家召开了一次电话会议。
最终达成了如下一致:
一是具体患病情况不必向爷爷奶奶讲的过于明朗,以免增加老人的心理负担。
二是毕竟年龄大了,而且身体素质也不是极好,所以除非必要,就采取保守方式进行治疗。
三是互相约定,只要无极特殊情况,自当年起每年奶奶过生日时都要尽可能地赶回老家为奶奶拜寿。
父亲兄弟姐妹六人,而且又都有儿有女,父亲还有孙子,再加上山南海北的相聚在一起,实在是不容易,自然也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
为了解决临时性住宿的问题,在三叔、四叔的张罗下,急急地在老家宅院前面添置了几间新房,而且增添了空调、电扇、冰箱等生活设备。
从此后,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前夕,东北的父亲、二叔,烟台的二姑就会相约择日返回山东高密老家,与爷爷奶奶团聚,同享天伦,共叙亲情。
当时我已成家,且有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爷爷奶奶的重孙,回家拜寿一事自然也就少不了我们一家三口。
某种程度上而言,爷爷奶奶对我儿子的期盼可能更多于我们。
因为隔辈人的亲情已经不可比拟,何况隔了两辈。
所以爷爷奶奶每每见了我的儿子,也会格外的开心和自豪。
这样的幸福和圆满大约持续了五六年光景。
也不知道是老天偏爱,还是奶奶造化,亦或是我们做儿孙的有福分,奶奶的身体竟一直保持着病症初发时的状态,没有什么变化。
三叔、四叔和父亲他们也时不时私底下庆幸地开着玩笑:莫不是误诊了吧!
但大家知道,这不过是个善意的期待和美好的愿望罢了。
最近几年,一来由于奶奶的身体状况一直极其稳定,紧绷在大家心里的那根弦也有了些许放松,二来各自家中或这或那的原因,所以集中给奶奶拜寿的事也就不象初起那般严谨。
特别是我们家,母亲身体状况较之以前有了较大变化,孩子也陆续升入初中、高中,学习任务紧迫异常,而且最最关键的是家中遇有一系列变故,经济方面也大不如前,所以组织家人给奶奶拜寿的事,也就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了。
正因为如此,今年得到三叔关于奶奶病情有变的消息后,我的心中异常难过。
我的三叔知道我的境况,而且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向我伸出了援手。
三叔是希望我能够回去一趟的。
因为今年父亲、二叔、二姑又象2010年前后那样,集体赶赴了山东高密。
而独独地就缺少了我,和我的家人。
这在三叔心中是个缺憾,在我心中也是个缺憾。
爷爷奶奶言语上不会表达太多,但我知道,在他们两位老人心中,同样是个缺憾。
三叔宽慰我说,回不来也不要紧,打个电话就好。
三叔的话,说得我心里酸酸的,眼睛里也酸酸的。
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姑姑、兄弟姐妹,这些都是至亲的人。
他们心里有着无限的期待,但他们不会要求你太多。
他们只是会默默地盼望着、盼望着!
今天是今年的六月初六,我奶奶的生日。
早早的我就醒了,我想着奶奶的生日,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记得我小时候过生日时,奶奶总会煮几个鸡蛋,喜滋滋地拿给我吃。
还要悄悄地嘱咐我别让我四叔看见。
因为四叔比我大五岁,奶奶说我抢不过他。
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煮了几枚鸡蛋,放在那里,直到现在也没有吃。
不知怎么回事,就是吃不下。
中午时候,看到大家在群里发的照片,看到奶奶戴着象征寿星的头饰,看到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场面,我顿时觉得自己眼窝子突然浅了许多,时不时就有两行泪流了出来。
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对奶奶的思念和祝福,也不知道该怎样化解心里的无奈和酸楚。
向着山东老家方向,我磕了几个头:
奶奶,祝您生日快乐!
奶奶,今年我不过去看您啦!
奶奶,您再等等我,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