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事件引起的思考
一转眼,妹妹梓乔七个多月了,姐姐可乔也七岁了,打妹妹这个新成员加入以来,可乔就没排斥过,我和乔妈一直感觉其乐融融。
上周周六,乔妈在医院上班,我自己在家里陪两闺女,因为中午有客人,要到小区门口食杂店加个菜,于是让姐姐陪妹妹一起在沙发玩。
当时就觉得出去五分钟,应该没啥问题,结果回来,就看见,姐姐有点小脾气的,在用双手拍妹妹的小脸蛋,不重但是也不轻,当时一下子没忍住,就朝姐姐发了火。
发完火,我立马就后悔了,因为看到了姐姐眼眶里泪水一直在打转。我突然想起,姐姐也只是个孩子,我怎么没经过培训,就这么神经大条的让她们两姐妹独立呆在家呢?
唯一的妹妹
午饭后,我开始反思,打乔妈十月怀胎开始,姐姐就一直盼着妹妹出生,她一直很羡慕别人家有弟弟妹妹,姐姐一直是个很暖心的小姐姐。
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我和乔妈在妹妹出生后,的确疏忽了姐姐的感受,虽然我每次回家,抱妹妹的同时,我都会拉过姐姐,一起拥抱下。
我查阅了网络上关于这方面正面管教的文章,好好学习了下,我觉得有必要,跟姐姐强调一下,这个妹妹和别人家的妹妹弟弟有啥不同,因为在姐姐的印象里,一直觉得自己有很多弟弟妹妹。
我对姐姐说,可乔,我们家的梓乔妹妹,和别人家妹妹弟弟不一样哦,妹妹是躲在妈妈肚子里十个月,才出来和大家见面的,多不容易啊,你看,别人家的妹妹弟弟有么有在我们妈妈的肚子里呆这么久啊,所以,我们家的妹妹是你的亲妹妹,跟别人家的,是不一样的。经过一番解释,姐姐总算明白了妹妹不一样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痛并快乐着的二胎生活,乔爸说几点感受
勿喜新厌旧
不要在老大面前滔滔不绝、小题大做地谈新生的宝宝,这会强化老大认为自己已经被“取代”信念。这点上,姐姐有很明显的危机感,她总是很敏感的感觉到什么时候被冷落了,而经常我们都不自觉。
我觉得应该允许姐姐撒娇,不要认为自己工作这么累还要做家务照顾妹妹,潜意识里认为姐姐应该乖乖的,姐姐还是个孩子,不要把“要乖要听话”的帽子扣给他,而要让她觉得自己和二宝没有区别
善于控制情绪
二胎的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情绪,父母的情绪往往会映射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把自己焦虑急躁的情绪表露在孩子面前,孩子不但会会明确感受到,还会反应在行为上。
比如,以前姐姐起床困难,行为磨叽,这个时候,我越是不安,越是急促,姐姐就越做的不好,导致起床状况更加恶化。乔爸比较常用的一招,是采取童趣化的语言叫醒姐姐,比如模仿姐姐喜欢的动画人物,最近姐姐爱听乔爸讲故事,就形成了早起可以奖励一个故事的机制,比较好用。
加强亲子互动
亲子互动是家长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最佳方式,比如,乔爸通过每天讲一个故事加强互动,而乔姐姐家里表现好的话,还可以奖励多讲一个;交给姐姐一些她乐于完成的简单任务,比如吃完饭收拾大家的碗筷给乔爸清洗,和乔妈一起打扫地板之类的,姐姐现在都能够比较胜任的完成。
夫妻分工要明确
经过探讨和磨合,乔爸和乔妈对家庭责任区进行了区分,还对姐姐和妹妹的日常管理和教育进行了区分,比如乔爸主管姐姐的日常教育和陪伴,乔妈主责妹妹的健康成长。
家庭分工里有责任,也有依赖;有理性,但更多的还是感性,同时,对于不可抗力,一定要坦然接受,学会自我调节,千万别憋成内伤,乔爸深有感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