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努力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收入

——《悦享听·财务自由之路》91

我们昨天聊了:要想创造财务自由的生活方式一定是从建立财富的思维开始,只有新的思维才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方向、新的行为和全新的结果,因为走老路肯定到不了新地方。

但可惜的是:很多的人如此渴望改变生活,就是不想改变他们的思维。贫困思维是什么呢?就是用大量的努力制造少量的结果。如果您在生活中是肯努力的人,如果您的努力并没有带来您希望的结果、满意的结果,是时候改变自己的思维了。

那什么是财富思维呢?

罗伯特·清崎在12岁的时候,他的富爸爸给他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他把他的亲生父亲——也是夏威夷的一个教育厅长称为“穷爸爸”,把他同学迈克的父亲称为“富爸爸”,就是他富爸爸讲的这个故事来一直引导着他获得了巨额财富,并最终实现了财务自由。

这个故事也充分地体现了现金流左侧象限E、S和右侧象限B、I之间的不同之处。

故事是这样的:

说从前啊有一个小村庄,除了雨水没有其他的任何水源。为了根本性地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长者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约,就是保证能够每天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面。

有两个年轻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就和他们都签了合同,因为长者知道一定的竞争既能保证水的价格保持低廉又能确保水的供应。这两个年轻人得到合约以后就立刻行动起来了:都买了两只镀锌的大号铁桶,每天的奔波在2公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把湖里的水打回来运到村庄,再把他打来的水倒入村民修建的一个储水池里。他们每天早晨都需要起得比其他村民更早,这样村民需要用水的时候才能保证储水池里已经有了足够的水。

他们得起早贪黑地工作。尽管这项工作很辛苦,但是其中的埃德很高兴,因为他觉得能够不断地赚到钱;而另外一个小伙子比尔就在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把水能够运到村里呢?他想:“我现在还年轻,体力也好,能够一桶一桶地提水赚钱,但如果我病了呢?或者以后老了呢?”

所以他白天提桶拎水赚钱,利用晚上和周六日的时间、业余时间去修建管道:他计划修一条从湖里面倒储水池里的管道。村民们都在嘲笑他,说:“谁见过有管道来送水的?都见别人是提桶来运水啊?”另外呢,因为比尔需要白天提桶晚上修管道,所以他工作更辛苦,而他把提桶的一部分钱节省下来去投资修建管道,所以他的经济压力也会更大一些。

这样,一年两年过去了,比尔的管道终于修成了:水能够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不间断地为村民供水,而且还更干净。村民们纷纷要求从比尔的管道上接水龙头,这样的每天村民早晨起来打开水龙头的时候,管道就在为比尔工作,因为管道帮助比尔把水从湖里运到村民的家里——随着管道里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到村民家里,钱也就不断地流到比尔的口袋里。

而埃德呢?他这个时候要想继续赚到钱就必须不停地继续提桶。这时候比尔在思考:“如果这个村庄需要水,那么其他的村庄也一定需要水。”于是他重新制定了自己一个商业计划,开始向很多的村庄去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这样每天数以十万、百万计桶水源源不断流向千千万万个家庭里面,而比尔也会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最重要的是:因为管道在为比尔赚钱、在为比尔工作,所以他在获得收入的同时他的时间是完全由自己安排的。

所以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在给清崎和他自己的孩子上的第一课就是:富人不为钱去工作——他们不会用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技能去换钱,而是想办法去建立修建一条能够为自己工作、为自己赚钱的管道。

不管是水还是其他的人们需求的产品,只要你能够建立一个管道——或者称为一个系统,通过这个管道和系统把产品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人们,也就不仅会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而且因为管道和系统在为你工作,所以你的时间也完全由自己来安排。

而现实中的埃德们认为:解决财务问题就是去赚更多的钱。

事实是什么呢?当人们赚到更多钱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办法去花更多的钱。他们的生活品质会提高,从而的生活压力反而会变得更大——因为人们并没有学习如何让钱为自己工作、如何把钱投入到自己的资产项去建立自己的管道,然后让管道为自己工作。

这个故事一直指引着罗伯特·清崎,每当他要做出生活决策的时候他就会问自己:

我究竟是在修管道还是在用桶运水?

我是在拼命地工作还是在聪明地工作?

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最终使他获得了财务自由。

而他写的《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呢,就是在告诉人们如何成为B象限和I象限的人,它适合于那些已经厌烦了用桶运水、希望能够修建一条能让现金流入自己管道的人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