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想着写点东西,关于我母亲的,准确地说,是关于我与母亲的。
这个念头来自于中秋国庆假期那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
我是个不想家的人,无论是在高中要三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还是现在身在离家三百里路的青岛。在学校时,我从来没有向其他同学一样有过那样强烈的想回家的愿望,就算是心情不好、身边没有知心的朋友时,也只是去图书馆待一段时间或者去“中南海”晒晒太阳吹吹海风。在家时,除了出门跟自己要好的朋友约,甚至觉得在家没事干很空虚,于是又想赶紧回学校,在家待着的时间少之又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接触的人和事逐渐增多,渐渐地,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缠着妈妈,不再是那个让妈妈又讨厌又怜惜的小跟屁虫。时光荏苒,我渐渐懂事了,也能为母亲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母亲不再像我小时候一样,既要照顾我,还要操持整个家。身上的担子轻了,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但是,我却发现母亲脸上的笑容却减少了,也不再有那种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至于原因,我不懂,只是觉得母亲每次见到我好像都有些欲言又止的话。
学校对中秋跟国庆假期的安排是连着放假八天,当通知下来的时候,我就开始制定我的假期出游计划,显然,我没有把回家这一项放在我的计划中。我仍乐此不疲的计划着,同学、朋友听说我放假不回家也只是戏谑地说两句“你个熊闺女,放假都不回家看看”,我也就当是句玩笑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于是,我的出游按计划在进行着。在济南,我一直跟一群朋友在一起,甚至睡觉的时候我没有单独一个人过,在朋友的环绕下,我去了济南的很多地方,也玩得很尽兴。当我奔向第二站曲阜时,刚到落脚的宾馆,还没有安顿好时,我妈的电话打过来了,“到哪儿了?还有几天的假期?”我如实的说了,等到时学校距离开课还有两天的休整时间。然后我们又扯了很多有的没的,我在路上的见闻、各地的风土人情等等。快要挂电话时,“你如果时间多的话可以回家来待几天”,我的话语霎时间停住了,不知道要说什么,后来,我也不知道那个电话时怎么结束的。
在曲阜的第一天晚上,我失眠了。我妈一直是个要强的人,有什么事从来不会轻易吐露。回想起我妈那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久久不能入睡。我强迫自己不去想,上网去搜搜当地好玩的地儿。但是看两行就又会想起,不断地想象在电话另一头的母亲的神色。一直在纠结在煎熬,“你如果时间多的话可以回家来待几天”,这句话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打开12306,改签、退票、订票,此时回家的念头比任何时候都强烈,没有从曲阜直接到潍坊的火车,于是又从济南转车。我终究还是把回家列入了我的假期计划中,然而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并没有通知任何人。
决定过后,睡得踏实,一夜无梦。
到家门口时,已是第三天的下午,我忐忑着,也激动着。没有像以前那样一进门口就大声的喊“妈”,而是悄声的进到屋里。
视线的尽头,一个长头发、系着围裙的人儿正在翻着锅里的菜。“妈!”我喊了一声,脸上带着坏笑,再细看那围着围裙的人儿,眼中快要泛出泪花,却强忍着,斥责我吓得她把锅铲掉到了地上。
这是后来我不小心看到她的微信上的对话:
杨:真没想到静这孩子突然回来没跟我说,给了我个惊喜
相:这孩子真会儿玩,长大了啊
杨即为我的母亲,相则是我的一个哥哥。想起这些,我的内心还是会忍不住的酸楚,我也明白了那些欲言又止的话是什么。
可怜天下父母心,爱到最美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