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说马斯洛和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吧。
马斯洛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他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需要层次理论。
什么是需要?需要是人的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人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这个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永远也不会彻底解决。因此,需要就成为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也成为心理学家长期研究的重点领域。1968年,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他提出:人的需要可以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举例来说,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那他对食物的需要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而且只有人的低级需要获得满足,才可能出现其他更高的需要如安全需要、社交需要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五个需要层次的主要内容:
生理需要,是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健康。得不到满足时,什么都不想,只想让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观明显变得脆弱。当一个人极需要食物时,会不择手段地抢夺食物。比如在战乱时,哄抢食物和水的现象非常多见。
安全需要,也是低级别的需要,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得不到满足时,会感到自己受到身边的事物威胁,因为觉得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险的而紧张、彷徨不安。比如一个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受到老师不公平的对待孩子,会变得不相信社会,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拥有社交生活(在他看来社交是危险的),借此保护自身安全。
社交需要,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感受不到身边人的关怀,认为自己没有活着的价值。比如一个缺乏父母关怀的青少年,在家里找不到价值感,所以在学校交朋友无原则无边界,有时会为了让自己融入社交圈,帮别人做牛做马,搞恶作剧等等。
尊重需要,属于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无法满足尊重需求时,会变得爱面子,或是很积极地用行动来让别人认同自己,也容易被虚荣所吸引。比如用暴力来证明自己强悍、努力读书让自己成为“成功人士”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以及富豪为了名利而捐款等等。
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只有前面四项需求得到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才能产生。缺乏自我实现需求时,觉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虚感推动着,要自己去做一些身为一个“人”应该在这世上做的事,极需要有让他能更充实自己的事物、尤其是让一个人深刻的体验到自己没有白活在这世界上的事物。也开始认为,价值观、道德观胜过金钱、爱人、尊重和社会的偏见。例如:运动员把自己的体能练到极致,让自己成为世界一流,单纯只为了超越自己;一位企业家,真心认为自己所经营的事业能为这社会带来价值,为了比昨天更好而努力工作。
上面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1)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2)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马斯洛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同世界上其他理论一样,需要层次理论也有它积极的方面和不足的地方:积极的一面体现在: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他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他提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另一面,需求层次理论存在着人本主义局限性,人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因,而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
有人说,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的确,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
我们可以对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一看我们现在在哪个层次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