搕泥糍,插黄角,捉螠囝,都是在软塗上劳作的活,干得最多的还是捉螠囝。在当地,我们村以捉螠囝闻名遐迩,村民都是捉螠囝的能手。男女老少,能够走得动的,都会走海里,都会捉螠囝。我们是一边读书,一边参加劳动。周末,农忙假,寒暑假,或者参加农业劳动,或者走海里劳动。走海里的时间是要与潮水涨落同步的。如果第一天是在午饭后出发,半天就可以了,天黑前要回家,不会等到潮涨了,因为落暗后看不见螠囝的洞口,而且路也不好走。到了第二天,就要提早大约四十八分钟出发,就要大白半天呆在海里。到了第四天,要更长时间,差不多就要一整天。
早上起来,母亲在米饭中撒上一些盐巴,做成严严实实的一团,让我带去,还有一点水。我提着螠囝篮,从后面的泥路出发,开始三三两两,后来聚集成一只长长的队伍。一大早出发,直到晚上才能回来,而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在海里的时间整整一天,这是大水潮,劳动时间长。一个饭团一下就吃光了,水也喝完了,过来一会儿,下午一两点,饥渴难耐。如果是夏天,白花花的太阳照射到海塗上,海塗会产生很稀薄的嫩黄的一层土,而海面上的水沟水坑会反射很刺眼的光芒。海里有很多水,却只能看不能喝,只好勉强以一点唾液湿润一下嘴唇。肚子饿了,是可以抓螠囝充饥的。把沙螠囝在海水里洗干净,不作其他任何的处理,直接放到嘴巴里吃。螠囝肚子里是有泥巴的,海里的泥巴是可以吃的,田里的是不能吃的。吃了几只,饥饿的感觉稍有缓解,可以继续劳动了。
螠囝可以挑到垟底去卖。若是夏天,活的沙螠囝直接卖,若是冬天,可以先加工一下,煮熟了,挑去卖,最远的还到泰顺去卖。熟的螠囝是很香的,黄澄澄的颜色也很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