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里听秋萍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一句话对我的感触特别大:敢于攻击才是真正的好人。
我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但是这个“好人”做的让我一点都不开心,后来才知道我那不是好,而是讨好,是得过且过,是不敢表达,是胆小,是怕事。
所以从此我给自己去掉“好人”的标签,我跟自己说“我就不是什么好人”,承认自己不完美确实很爽,因为终于放下那些该死的“应该”。
比如我应该做一个好妻子,我应该做一个好员工,我应该做一个好妈妈,我应该做一个好女儿,好儿媳,好邻居……
承认自己不是好人,我就不用压抑自己,忽视自己的那些感受,更不用对别人言听计从,我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说我不好,说我管不了,说我太不听话,但是,我自己舒服。
这个时候我只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我从来不敢攻击别人,尤其是主动攻击。
曾经当被别人侵犯的时候,我会远离他。但是有时候工作上的有些人是远离不了的,是必须有交集的,如果单纯的不跟他说话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反而会得寸进尺。
这个时候就需要“攻击”,我发现我内心害怕攻击,害怕冲突。
但是有的人就是这样“得寸进尺”,你退一尺,他进一丈,所以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内心和谐的人,一个对得起自己的人,“攻击”性是非常必要的。
仔细想想,就算双防攻击了又能怎么样呢?能死吗?不至于,除非对方很张狂提前能感觉到。会受伤吗?一般不会,对方也就是个纸老虎。就算受点伤又能怎么样?最起码让对方知道了自己的边界,以后会敬而远之,也会让身边的人对自己更加尊敬。因为我做了他们不敢做的事情。
一位心理学家说:能否表达愤怒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绪是为我们服务的,遇到侵犯边界的人用愤怒对待他是再合适不过的,愤怒不管用就可以用攻击,或者直接用攻击。
有愤怒就直接表达出来,而不是拐弯抹角的不敢拒绝。不敢拒绝会让对方觉得你不靠谱,没有能力,甚至认为你是软弱的,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
所以想拒绝就拒绝,没有理由,不想跟你解释,就是想拒绝你。
谁说这是任性,这更是好好爱自己的表现,筛选掉垃圾的人才能进来优秀的人。否则自己的软弱,给坏人了可乘之机。
敢于攻击才是真正的好人,敢于拒绝,敢于愤怒,才是爱自己的表现,也是通向成熟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