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老师关于中庸的理解终究不过只是一种观点。这些有真相么?中庸到底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就像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卷那鱼诡异的眼神,作者也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现阶段的理解不过是一些人经历的事,读过的书,经历思考得出的答案。只能一点一点的接近真相。后人对于前人的理解也不过是自己思考后得出的答案。所以不要那么自大,如果这只是作者的率性而为,那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了。
有些强者对于弱者的欺骗性言语也是值得思考的。平常人就应该受苦么?他们就享受富贵?
那些老师也有点悲哀。对于文学类的讲解十几年如一日,终其不过是自己的生活领悟而一点一点地接近真相,令人钦佩。但是只是一个人的表演,滔滔不绝(四节课都能讲完)。深知论语,中庸的无聊(非一般人能懂)于是对于学生的玩手机无动于衷,对于好奇的学生的眼神视而不见。的确,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知道什么呢?生活不过是一个不知道多么艰难,多么幸福的梦。但是适当的交流,看看别人的世界,思考当时的自己一段探讨也许更能接近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