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讲一个故事:
达尔文小时候经常喜欢跑到学校后面的树林里玩儿虫子、小动物、观察植物。
成绩不好,还被爸爸批评丢脸。
可就是在这玩耍中,他和自然界建立了亲密的内在联系。
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和自然依靠自己内在的驱动力建立连接,仅仅依靠后天学到的知识,他还能成为我们认识的达尔文吗?
对事物特别的感觉能力和产生概念的能力,就是创造力。
这个能力来自内心,恰恰是在童年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儿童的“精神胚胎”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出来的。
对事物特别的感觉能力和产生概念的能力,就是创造力。
这个能力来自内心,恰恰是在童年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儿童的“精神胚胎”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出来的。
创造性是什么
在深入的讨论创造性之前,
首先,
我们对“创造性”这个词语达成共识
创造性有一个特征,它是极其个人化的东西,具有坚定的自我认同和个人风格。它反映在才能之中,与之交融,形成个人化的体例与形态。在这层意义上,所谓创造性就是指打造出新事物,冲破既定的思维方式,自由地翱翔于想象领域,在心里一次次重铸完整的世界,并且始终以内省的批判性眼光审视它。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奥利弗·萨克斯
孙瑞雪在《爱和自由》第三章也讲到创造力。
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
但往往我们把个性理解错了,
以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就是有个性、有创造力。
其实,
实际上每一个生命生来都是独特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泯灭了。
有创造性,这点很重要
···独立的自我意识···
但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社会造就了这么多相同的人?
我们没有自我的思想,随大流,大概这样会使我们有安全感。这是精神上的不独立。
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
每个人在0-6岁中都会有”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咬人,打人、不愿意别人靠近,会说”不“、执拗、甚至在我们看起来很自私,不愿意分享,
等等,儿童用这样的方式,从排除他物,到说出“不”,到坚定不移的坚持自己的看法,最后慢慢的形成自我,
但那是他自己在逐渐地和周围世界和万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发现自我的过程。
培养孩子创造性需要我们做什么?
需要我们提前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吗?
需要我们不断的教他吗?
都不是
尼采说:
“天才的种子来自大自然本身,而好的教育则是适合天才播种和生长的土壤。”
蒙台梭利认为:
“儿童的感觉来自内部。儿童并不是一个空瓶子,不需要我们成人往瓶子里灌东西
(一般我们认为灌在瓶子里的就是他的智力)
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灌输,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
对应我们现在儿童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们会自然理解我们要做些什么。
一、儿童在没有感觉时,我们不断的强制孩子、教给他东西
(比如,提前教一些知识、技巧;在不合适的阶段教一些成人社会的规则)
二、儿童有感觉时,我们破坏了他的感觉
(比如,孩子在痴迷画画、看书,废寝忘食时,打断他,要求必须吃饭,或者睡觉。实际上孩子在享受的过程中,这些就是在打断他的探索和破坏他的感觉。当然,这里不包括看电视和玩儿游戏哈,虚拟世界的高度兴奋是会让孩子觉得生活越来越无趣的)
三、儿童感觉到时,我们没有帮助他深层地理解。
(比如:孩子在用嘴巴感受毛巾和梳子不同的质感时,制止这种行为就是打断它;而此时, 帮助他深层地理解“软”和“硬”的不同质感也是很重要的)
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孩子的生命发展过程,
而《捕捉儿童敏感期》就是一本非常详尽的书,
值得我们爸爸妈妈和老师都去读一读。
此外,给孩子提供的环境必须是有生命的,老师和家长能够追求自我成长,如果我们一成不变,就不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有生命的环境。
我们生命状态是开放的、流动的,才能够感知到儿童生命的流动和成长。
为什么艺术可以培养创造性
6岁的孩子反复练习素描后,能画的很写实,很有空间感,这是创造性吗?
创造性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很有特色的东西。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张叶子,模仿或者照本宣科就没有了创造性。
尤其是在0-6岁时,
儿童是依靠感觉来理解事物,儿童所有的智力都是从感觉发展而来的。
感觉包括哪些呢?
就是我们熟悉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孩子是通过这些不同的感觉方式来认识事物的,
而艺术是儿童表达感受、再促进感受的重要的方式和渠道;
所以儿童美育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虽然现在的儿童美育都是很多的理论,很多的工具材料和技法,让你看起来觉得很高级、很创意。
但是通过老师的上课方式,和孩子与其他人的作品、孩子课后的沟通,
老师是不是在用各种感官调动孩子自我感受去引导?
是不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不同作品?
还是为了一张好看的画给家长交作业?
离开了课堂,孩子是不是越来越自信的表达?
(当然这也和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影响因素更多)
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不是你应该选择的地方。
本文是最近读这三本书的感受
尼采《教育何为?》
罗恩菲德《你的孩子和他的艺术》
孙瑞雪 《爱和自由》
列出书单,供大家深入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