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方式走完你的人生

看了一篇关于空巢老人的文章,立马把自己的心情拉进了很负面的境地中。

故事很简单,老爷子突发心脏病进了医院,当晚老伴在家也突然小中风,在家里冰冷的地板上躺了一夜,第二天被邻居发现,也送进了医院。两老人在医院隔壁床,天天手拉着手撒狗粮。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两个孩子都在北京外地工作,当场自然都不在家。

在医院,老两口的病情渐渐好转,儿子也回到了身边,那时候老人家看着孩子,享受着这种特殊的天伦之乐,只有泪眼婆娑,盯着两个儿子的一举一动。

等到老人家病情稳定,孩子也要离开身边,毕竟有很多工作,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和使命要去完成,母亲很体谅的让孩子赶紧回去,虽然心里诸多不愿意,这个时候老人心里一定有很多遗憾和无奈?为什么不跟着去北京,为什么不让孩子留在身边?但是老人还是做出了让孩子自己放飞,不麻烦年轻人的决定。

回到家,老两口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找了一个养老院,问题就出现在这里,这个时候心态是急转而下,因为养老院就意味着那是人生最后的一站,现实和虚拟的暗示,都意味着你自然而然的走进了生命的尽头了。于是老人家发现实际上家里什么都不需要带走,除了身份证和医保,还有就是孩子们小时候的照片了,他们把照片全部扫进了平板,似乎将来在养老院的日子最大生活乐趣就是彼此颤颤巍巍的搀扶着,看着孩子的照片,回忆着那过去的一点一滴。。。

看到这里,我心里真的很不爽,其实这已经是中国人老人很幸福的晚年结局了。但是人就应该这样走完自己的最后一段吗?

还有没有最好的选择呢?给一个更加自我和fun的选择呢?

是不是可以设想几个场景。

场景一,老两口携手周游世界,慢慢的品味着这个世界的最后记忆,有一天走不动了,或者半路出了什么意外,估计也就没什么遗憾了。前提是,护照支持吗?身体支持吗?金钱支持吗?

场景二,一班的老朋友,大家在农村或者某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每个人弄一个房间,弄一个院子,天天打牌,喝点小酒,谈谈过去的事情。貌似也还行,起码比养老院强吧。

场景三,类似蔡澜,住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在最热闹的地方,每天吃吃喝喝,跟童年类似的记忆接轨,活到老,学到老,老了还能出书,上电视,一个老网红,说起女人还是眉飞色舞,当一个彻头彻尾的享乐主义者。前提是身体要好,最后的生命时刻还能站着,实在走不动的时候,自己还能够一跃而下或者给自己一针。当然了,蔡澜会这样选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日落时分,正是下班的美好时光,一颗痘痘哼着小调,高高兴兴把家回。 走在公园旁的时候,痘痘遇见了蜷缩在板凳上哭泣的爱...
    蜂蜜花茶加杯酸奶阅读 594评论 0 0
  • 大连作为北方的城市,她的秋天更象秋天,风已经有了呼啸之感,一个人,第一次踏上这座陌生的城市,虽有贪恋异乡风...
    宝华_咨询培训HR阅读 257评论 0 0
  • “我要开始打坐了” “拜拜” 拜拜这个回答堪称完美。 如果一个人和你在同一个屋子里,跟你说他要开始打坐了,你觉得回...
    mnnyoo阅读 217评论 1 2
  • 梦境讲述: 一条不太繁华的街道。 一旁是稀疏的树木,偶尔有落叶飘落,另一旁是一家小小的服装店,中间用一道门帘隔开。...
    周周饭饭阅读 345评论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