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家庭对话之旅是本学期家庭学习中心为创始届和19届家长们开设的沙龙。对话之旅不是讲课,是创造一个多元对话的场景,大家在这个场景中可以多元素、多角度、用不同的思维看待同一个问题,而这些思考也将激发每一位参与者的智慧,来面对自身经历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众智汇谈。
众智汇谈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不同的观点呈现在人们面前、感受不同角度的碰撞、外在与自我的碰撞,最大的特色的就是“听他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最大的信任就是: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智慧, 我们需要的是被激发、被看见、被听见,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与自己的方法相遇,而不是依赖别人给的答案。
十一月我们对话之旅的主题是代际沟通。代际沟通泛指两代人之间的沟通,聚焦在家庭场景,主要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
说起“代际”,现场参与者的感受五味杂陈,煎熬、迷茫、清澈、焦虑、认同……每一种感受的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最终,我们的话题共同落在了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和引导上。
与主题故事的对话
这个下午,我们有两位故事主人公。S妈妈虽为孩子不能自律使用手机感到生气,同时她也能深深体会到孩子不能自律的内疚,她非常渴望帮助孩子走出这样的状态。Z妈妈则担心孩子沉迷于未经拣择的漫画和视频,影响身心健康。
听到她们的讲述,那份困惑和心痛大家感同身受。为了帮助她们进一步梳理状态,雪茹老师邀请她们分别对孩子使用手机状态的“理解”和“认同”打分,并说明原因。两位妈妈不约而同对“理解”打了高分,在“认同”上给了低分。阐明环节,两位妈妈也进一步发现,“知易行难”的状态并非只存在于孩子身上,对于成人这同样是很大的挑战。
与大家的对话
这个打分的过程,也同时启动了现场的思考大家逐渐开始将话题聚焦在“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我们对孩子的认同?”的讨论中。
“理解孩子的需求,不认同TA的方式。”
“如何帮助孩子迈过从知道到做到的坎儿?”
接下来一轮,大家也做回孩子,回忆起自己在童年时代曾经上瘾,并且跟现在时代格格不入的经历。当Z妈妈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痴迷金庸小说,点蜡烛挑灯夜读差点烧着被子的故事,现场大家都忍不住会心一笑,诚然,对于我们这一代的童年,又怎么能少了金庸呢~
讨论结束时大家都逐渐放松下来:一代一代都有各自的流行,现在我们对孩子使用手机的这份担心,很大程度上源于这种流行让我们感到不适应。基于这个不适应,我们内在又可能建立了某种等式,比如玩游戏=影响学习、不玩游戏=影响交友、代际=有经验……大家也同时发现,当我们内心有一个等式,青春期孩子一定就用想办法让这个等式不成立。
最后,大家一起进行了“免疫力如何获得”的讨论。免疫力需要孩子自己获得,而家长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赋权给孩子,“放手不放眼”。此外还有时时留意,家长的出色给孩子带来的是动力还是压力?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在舒适区、学习区还是恐慌区,把担心转化成祝福。
“放权给孩子,信任孩子,孩子和成人都会有更多担当。”
“参加共建活动,加强亲子关系。”
“相信、欣赏、支持孩子,也要把负责任的底线告诉孩子。”
与教练的对话
为了让大家有更多不同视角的收获,除了探月教练,每期的对话之旅还设有飞行导师。本期请到的是资深教练麻晓晴。讨论最后,教练们也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晓晴:“孩子们迈向成熟的时刻, 我们更该觉察到彼此为镜的状态。希望他们拥有自我意识?等一下,先让我们建设自己的!从看到自己的纠结开始吧!我们纠结的对错都源于过去的结论。未来,成功的答案未知,幸福的定义多样,走向它们要勇敢放开作为“大人”内心设定的结论。”
Ellen:“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情绪发展很重要。”
议敏:“做好自己,孩子自会受益。自己绽放的生命状态是对孩子最好的养育。”
雪茹:“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我们既要研究怎么说,又不依赖于说,这就是半说的魅力,也是我们作为面向未来的家长需要具备的特质。”
321出门条
孩子们在探月,有的课程会有一个特别的check out 。老师会在下课前,邀请孩子们写一个321出门条。“3”是关于本节课的三个收获,“2”是两个想要继续探索的问题,“1”是课后的一点感受/心情表达。
H妈妈:
收获:
1)孩子做不到的真实原因是他并不认同(包括目前没能力接受)。
2)免疫力的获得不是别人能给予的,经历(包括阅读)与思考是获得免疫力的最佳配方。故家长需要做的是:放手(经历)但不放眼(思考)。(个人理解此处两个维度)
3)了解“理解与认同的差异”,理解家长本人的不认同,不必强求自己事事做对,做到不纠结不迷茫不否定。
思考:
1)影响我们的认同?(价值观 底线 界线 代际...)
2)如何有效亲子沟通?亲子沟通不靠对话来解决,还可以用什么?(组合拳)。
努力:
1)亲子关系很难做到绝对平等尊重理解认同,但却是必须努力做到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彼此成全。
2)父、母与子是铁三角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表示彼此既是独立个体又是构成“家庭”整体的一个支点;而这个支点的变化会牵动整体三角的形状上的改变,表示若想改变对方就要先改变自己。所以,只管做好自己的英雄,各自安好。
3)营造轻松愉快和谐幽默的家庭环境滋养家人。
4)做一个不“一本正经”的有趣可爱的妈妈。
行动力工具箱
这是探月家长们在本次对话沙龙中分享的提升沟通品质的方法:
——把“你模式”换成“我/咱们模式(IIU)”。(I我感受/观察到的是... I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影响是...U你怎么看 咱们接下来该……办)
——把担心转成祝福。(A4纸上写“相信孩子…”;不说缺点,而说“我们共同来学习一项技能”…)
——通过“角色互换”练习,做到换位思考,多体会对方的立场和感受。(常以预设目的只“就事论事”、咄咄逼人“限定时间”等方式沟通,只能让对方倍感压力,无益于解决问题。)
——轻松的家庭氛围带给大家的能量;
——要尊重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及家庭成员之间及时相互影响;
——不言之教,身教>言传。
——真正的同理心,不预设目的的沟通;
——真正无限相信孩子……
以下是探月学院家庭学习中心教练组为对话沙龙推荐的补充材料,有助于家长们分析行动力、与孩子共同提升行动力的模型/工具,供家长伙伴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
1、三半沟通模型:
这个古代名赋“七发”,就是“半说”的例子之一。
2、 IIU模式:
I—— 我感受/观察到的;
I ——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影响;
U——你怎么看;
3、家庭关系铁三角: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个“铁三角”,彼此连接又相互独立。这份关系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体和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