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小青”碧洲行:湘潭大学学子用化工智慧擦亮涟水生态底色

        7月11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化身“河小青”,前往湘乡市开展理论宣讲、生态调研与净滩实践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在湘乡市水利局,讲解员禹轩首先进行“河长制”主题宣讲。他系统讲解了制度内涵、生态价值与公众参与方式,重点强调“节水、不排污、勤监督、多宣传”的“护水四件事”,并辅以民间河长纪实视频与互动问答加深理解。紧接着,讲解员李蓓娜带来防溺水宣讲。她结合真实案例与救援视频,深入剖析水域风险、施救误区及科学自救方法,为筑牢水域安全防线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宣讲现场 李照怡摄)

        随后,实践团移师曾国藩诗文岛,在湘潭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湘乡市中队中队长张志军的带领下,了解涟水的河湖治理历程与历史文化。队员们认真聆听,从历史的维度感受守护一江碧水的责任与使命。

(图为曾国藩诗文岛合照 李照怡摄)

        理论学习之后是扎实的实践调研。实践团成员在涟水河畔现场开展水质检测。成员们严格操作:现场采集河水,精确量取1ml水样,滴入PH试剂混匀,浸入试纸。一分钟后,通过与标准比色卡比对颜色,记录下关键PH值数据,运用专业知识为河流“体检”。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水质检测 李照怡摄)

        调研成果更需行动守护。队员们手持垃圾钳和环保袋,沿涟水河畔展开地毯式清扫,仔细清理河滩、草丛中的塑料制品、烟头、废弃包装等各类垃圾,有效改善了该区域环境。

(图为实践团成员净滩 李照怡摄)

        此次行动依托“水韵莲城”水文旅融合创新平台,生动展现了高校学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团队通过“调研-科普-实践”的闭环模式,有效推动公众参与河流保护。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持续发挥化工学科优势,将专业知识应用于河流生态保护实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作者:李嘉欢

                                                                                                           指导老师:夏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