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多高:千万不要做阻挡孩子长高的“拦路虎”

对于身高,孩子很可能由于心智不成熟没有过多关注,等意识到身高不足时,往往会因为年龄偏大、增长空间不足或者骨骺已经闭合,想再长高已经不太可能。


因此,孩子身高的增长,不仅要依靠自身的生长发育,更需要家长的关注与帮助。


很多成年后身高偏矮的孩子,是因为家长错误观念和行为导致,很多本来可以长高的孩子,由于家长的疏忽,最终让孩子长不高。


这些家长,他们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01

注重当前型 ☛

这种类型的家长,关注的是孩子当前身高长到了多少、当前身高达不达标。他们给孩子测量身高后,若当前身高达标,便认为孩子今后的身高增长也会朝着正常的轨道前行,缺乏定期的跟踪和管理。



实际上:孩子身高的增长是一个持续过程,身高是在持续改善、增高,还是不断生长、滞后,只有通过定期的检测和跟踪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才能发现生长速率的偏离,仅凭一次数据无法概括全貌


想让孩子长得高,家长应定期测量、评估孩子的身高,最少:


3个月为孩子测量一次身高

青春期前应每年测一次骨龄

青春期过程中半年为孩子测一次骨龄


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同标准相对照,及时发现生长的偏离、迟缓,确保孩子身高增长速率的正常。


02

片面助长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坚信“吃得好就能长高”,只注重影响身高的一方面因素,忽略了其它因素对身高的影响,缺乏对身高影响因素的全面管理。


孩子的身高,受到后天营养、运动、睡眠、心理、内分泌以及疾病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想要让孩子长得更高,需要多种因素的相互协作、共同作用。


若只注重营养忽略了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营养过剩或失衡,引发肥胖或早发育;


只注重运动不注重睡眠,易导致睡眠不足、运动过度,正常的生物钟被破坏,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对身高的增长、骨骼的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想要让孩子长得更高,需要对影响身高的多种因素综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个理想的身高。

03

坚持晚长型 ☛

这种类型的家长,抱着二十三窜一窜、晚长长更高的观念,认为孩子现在不高,属于晚长,将来肯定能长高。殊不知盲目的等待,最终会错失孩子长高的最佳时机。


一般情况下:

人的骨骺在14、15岁时候就会闭合,一旦骨骺闭合,无论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再长高,只有极少数孩子确实属于“晚长,晚发育” 。




研究表明:

在100名等待“晚长”的孩子中,有97%的孩子都被断送了长高的机会,最终贻误孩子!


当发现孩子身高低于标准身高时,一定要及时干预管理,最好是在青春期前,因为青春期之前完成整个人体身高80%左右的增长幅度,青春期前每早一年管理孩子就能多长2-4厘米












孩子能长多高

家长的观念决定了10%


把孩子的身高管理起来,让孩子长得更高,不仅是孩子的期望,更是家长的责任。


家长应该努力纠正自己的观念,为孩子的生长发育保驾护航,充分发挥孩子的长高潜力,千万不要做阻挡孩子长高的“拦路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