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栋楼房前,我们需要先规划架构,架构没有理清楚就盲目开工,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学习也是一样,学习最大的陈本不是钱,是时间。
如果说知识内容是建筑材料,那么知识体系就是建筑架构。
1.一本书的架构
如果把一本书也当成一个产品,那么对于产品也必然有需求点,社会上存在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用一本书把这个问题讲透,帮助目标读者群体解决疑惑。这本书讲故事的脉络,引言,章节,以及每一章小的论点以及支撑点等就是这本书的架构。
对于学生,如果能眼睛闭起来,想一下数学有哪些重要章节,有哪些重要的考点。良好的归纳会让你一闭上眼睛就知道一个学科怎么考,哪些是重点,哪些不考。你都知道哪些必考,到了考场还不兵来将挡?
所以从书本上,要善于把握大的这本书的宏观架构。
自己比较深刻的认识,就是从自学考试上的那几门课上得来的感知,大的知识点中用空间的几个元素,以几个对自己比较容易串联记忆的线索进行故事整理,得出自己对这本书的知识结构。
比如历史:用空间元素“时间,地点,交代所处的历史背景,人物,哪些人,因为什么社会痛点开始了革命,或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然后通过思想或者学术的社会运营,让更多的人了解,推动了社会的变化,有什么意义或者教训。
空间元素可以抽象为:
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
经过=准备+发生+结果
意义=作用+特点+影像
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像
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者影像)
从一本书上可以系统的、快速的借鉴到作者对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以及支撑论据。看书的过程中,从遇到的知识点反思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否一致,是否是总结了自己一贯的行为,讲的很贴心和认同。这些点要特别提出来,更新对已有事物的认知。用总结的语言,深入的刻到自己的认知模式中去,用新的认知工具,去认知新事物。这样就从感兴趣的点,分析加工以及和作者对话,对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行升级。
2.一个人的知识架构
可以理解成一个人的“学识”,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
抽象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类:
科学知识,知识结构的基础,社会活动的前提
我们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就必须要遵循各种物理法则,这些基本的学科知识,会让我们更安全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如今搜索很便捷,这些信息可以快速的获得,补充自己对某一方面的认知。
专业知识,各门各科的知识,不同领域的知识
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专业知识可以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我们的思维,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立足于当前的社会,确立自己的生存价值。
相关知识,各种知识相关联,交叉互通的知识
就是跟生活或工作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一定非常有用,能够立刻显示出它的用处,但是积累下来,能够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提升我们的生活效率。
很多事情,往往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了就要开始学习。learning by doing,做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