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学校的初中毕业生有5人,其中有三个学生选择去了外地的中专,而且走的这几名学生相对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从一年级入学,从学校里呆了近10年,到中专的时候还是义无返顾的去了别的地方。我想:作为老师,我们总是习惯评论学生的情况,其实在学生那里,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一样会评论各种各样的老师。当他们能够自主选择的时候,也未必就会愿意选择我们?就像无法选择自己出身的孩子们一样。
我们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还有很多时候是别无选择。曾经有个学生,父母离婚了,孩子跟着父亲生活,父亲又组成了新的家庭,这个学生也就有了继母。学生非常迷恋手机,几乎到废寝忘食的状态。生母为了能够多见到孩子,自己去学校问食堂里还招不招人,不要工资,只是为了能够照顾儿子,当然学校并没有允许。复杂的家庭关系也一度让班主任老师很头疼。后来他的班主任老师因为手机的问题和他的继母联系。他的继母对生母一顿抱怨,嫌弃她总是来打扰儿子,而且总是来害他。比如生母总是纵容他玩手机,生父也纵容,两人还因为给他换新手机的问题而争执不休。最终,父亲还是因为心疼儿子给他换了新手机。听他班主任讲述这些的时候,不免让人心疼这个孩子。生父母的方法也许并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可是爱是真诚的。继母难当,管多了不合适,管少了又被逃生冷漠的帽子。无法改变的原生家庭却给孩子带了这么多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在生活的道路上,很多时候不能选择。如果真的能自己选择,学生还会选择我们当老师,孩子还会选择我们当父母么?也许还是带有疑问的,带着这个问题反思自己。作为老师、作为父母真的合格么?新的一学期马上又要开始了,带着假期的充电与改变继续前行。带着自己不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