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 走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辉煌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强调了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路径。他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开局,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顶层设计,实事求是、统筹推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才能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

       要坚定道路自信,完善支撑体系,下好金融强国的“组合棋”。“双管齐下,四梁八柱。”同时,我们也需要强化系统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下好金融强国的“关键棋”。只有将金融风险扼杀在源头,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此外,培育特色文化,筑牢安全底线,下好金融强国的“长远棋”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强化金融系统的底线意识,弘扬中华传统的义利观,坚持实事求是地开展金融业务,践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势,以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要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下好金融强国的战略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要注重宏观审慎监管,加强对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评估,防范金融机构出现系统性风险。要加强对金融创新和新业态的监管,确保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相结合。要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加强金融产品宣传和销售的监管,防范金融欺诈和不当销售行为。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标准制定和国际金融治理,共同应对全球金融风险。要加强风险防控宣传教育,增强公众金融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要培育特色文化,筑牢安全底线,下好金融强国“长远棋”。“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不仅要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更要增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金融“软实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强化金融系统底线意识,恪守金融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将契约精神融入各项金融业务中;必须弘扬中华传统义利观,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杜绝“重利轻义、唯利是图”等行为,持续推动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长期效益与短期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严守金融安全底线,切实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