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6.1儿童节之前,我们一家三口去商场买东西时经过了一个很大的玩具商店。侬儿当时就被商店里玲琅满目的玩具吸引了,他跑到里面,绕着一个展柜走了好几圈,最后停在一辆白色的回力车面前。
侬儿抬眼看着爸爸,迟疑但期盼地说:“爸爸我想买这个车。”
爸爸不解说到:“我们的车上不是有两辆一样的白色汽车吗?来的路上你还玩着呀?”
侬儿气呼呼地说:“明明不是一样的!我就要买这个!”
爸爸看着他那生气的可爱模样,边笑边说:“都差不多嘛。”
侬儿开始较起真儿来,说:“就不一样!我就要买这个!”爸爸笑而不答。侬儿见爸爸没有要同意的意思,又转向我说:“妈妈我要买这个车。”
这个回力车的确没什么特别之处,而且我不希望侬儿养成“想要什么就得买”的习惯,于是想也没想就回绝了。
侬儿看我态度坚决,立刻眉毛竖起,一副要誓死对抗的模样。
平常带侬儿出门,尤其是去较远的地方或做耗时较长的事情时,我通常会提前告诉他我们的目的地和去做什么,有时候还会告诉他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需要他如何配合等等。这次出门也毫无例外地做了这个工作,于是我提醒他:“你还记得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吗?”看他没任何反应,我又补充到:“在来这里之前,妈妈告诉过你我们是来看装修和买跟装修有关的东西的,我们没有约定要买玩具。”
侬儿听完开始耍起赖来,一边哭一边抓着玩具架,嘴里一直念着:“我就要买,我就要买!”
我看到侬儿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我的大脑盖子就快打开了!当我意识到这点后,迅速地离开了现场。
在我的记忆里,侬儿几乎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样又哭又闹耍赖要买玩具的情况,今天到底是怎么了?
我忽然想起来,头几天晚上,我和爸爸陪他看《变形金刚》的电影的时候,他提出来想要一个摇控变形金刚的车。爸爸和我当时就答应了等到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就买来送给他。今天他在这个玩具店的柜台里绕了几圈,是不是在找“变形金刚”呢?
这时我看到爸爸不知道跟侬儿说了什么,侬儿闹得更凶了!爸爸只好无奈地把他强行抱起来朝外面走,侬儿则在爸爸怀里一个劲儿地哭闹挣扎。
我们下电梯后,我从爸爸手里接过侬儿。侬儿还在反抗。我抱着他都有些吃力了!于是,我在旁边找了个凳子坐下来并紧紧地抱着这个不断扭动的小身体,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很难过,因为有天晚上爸爸妈妈明明答应了要送六一儿童节的礼物给你的,可是今天又说话不算数。要是宝宝想要什么爸爸妈妈都能马上买给你就好了!”我话一说完,侬儿原本僵硬的身体忽然就软了下来,他将头靠到我的肩膀,“呜呜”地哭了起来!(现在回想起来,侬儿当时的情绪里除了生气和难过,应该还有一些“委屈”吧?)
我抚着侬儿的头和背,接着说:“我看到你刚才在那里转了好几圈,你是不是在找“变形金刚”?可是里面没有擎天柱和大黄蜂是不是?”侬儿听完立刻止住哭泣、抬起头来,眼睛定定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怎么知道?”
我看到侬儿的反应,知道我完全猜对了他的想法!我继续对他说:“你其实并不是一定要买那个白色的车子,你只是想要买你自己选的玩具,你想要这个权利对吗?”
我话音刚落,侬儿立刻急迫且理直气壮地回我:“对!”
这时,爸爸笑了,侬儿也笑了!
最后我们很快就商量好:先办事情,等回到家后,由我和侬儿一起在网上挑选一个他喜欢的变形金刚,作为爸爸妈妈送给他的六一儿童节礼物。
就这样,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因为我的几句话就化解了!如果我没有及时意识到自己“大脑盖子”将要打开并迅速离开;如果我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认真觉察就无法“看见”侬儿,无法准确说出侬儿的心事;如果爸爸在我离开后心生抱怨并对侬儿粗暴地责骂——真不敢想象,这将演变成怎样的场景又将如何收场?!
正面管教工具TPIS
在正面管教中我们通常说: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也就是说,当孩子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时,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孩子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这就像是特工们为了得到情报就需要学会破译密码一样——这听起来很有意思,但其实要父母极大的爱、智慧和耐心才能觉察得到的。
在我的案例里,我使用了一个非常易用非常好用而且也是我经常使用的工具——共情。当我们与孩子共情时达到了连接的效果时,就说明 们已经正确破译了孩子的行为密码——即孩子行为当下的感觉、想法和愿望。这时,孩子通常可以立刻中断或至少缓解负面情绪或不恰当行为。
“共情”不仅让孩子有“被理解”的感觉,还能够迅速让家长与孩子“心连心”。当我们与孩子达到有效的情感连接后,孩子才会与家长合作,愿意跟家长一起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