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班幼儿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积累,交往范围的扩大,孩子们渐渐地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了自己小范围的交往的圈子,他们经常围在一起说说悄悄话,分享自己心中的的小秘密,或是把自己喜欢的图书玩具相互交换,互相约定周末进行生日小聚会等等。这些现象都表明孩子的社会性及社会交往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期待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发展,我们教师便很好的抓住了这一契机更好的促进好朋友的主题活动。
鼓励幼儿了解好朋友的特征、爱好等情况,理解好朋友的含义,知道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指导幼儿把自己交好朋友的方法也分享给其他的小朋友。
我抱抱我的好朋友,让她知道我喜欢你。
我要拼插一个礼物送给我的好朋友。
我和好朋友在一起表演节目。
鼓励幼儿能用语言、绘画、制作等形式表现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相关的事情,加深对好朋友的理解。
我用橡皮泥做我的好朋友。
我把我和好朋友一起出去玩拼出来!
这是我和好朋友一起相互送礼物。
我给好朋友做的相框,漂亮吧!
我的好朋友喜欢大海的颜色。
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朋友间的友好感情,体验与朋友合作交往的的快乐。
在绘画活动中,我们让孩子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相互观察,并把好朋友的外貌特征主要限定在脸部特征,这时我们发现幼儿的观察力越来越仔细,而且画的也非常成功。脸型不再是以前那种统一的圆脸蛋,而是现在绘画作品中的长长脸、方方脸、椭圆脸;头发也不再是以前绘画作品中男孩的小平头,女孩的两条小麻花辫。而是真实的画出来好朋友前面的几撮毛、麻花辫、密密的头发等等,还有的小朋友把脸上的小痣子也清晰的给他画在脸上标准的位置️上,非常的形象。
我们还鼓励幼儿来当小主人,邀请自己的好朋友到自己的家里去做客,小朋友们都很积极的邀请自己的好朋友,到自己家去,大家提前做好计划,小主人计划好自己要做好哪些准备,小客人计划好,怎样去做客。
举手的小朋友是要当小主人的。
小主人在家画邀请函,送给好朋友。
做客之旅开始啦!
我给小客人倒饮料!
我们一起分享玩具!
一起聚餐!
对于孩子而言,交朋友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交朋友也是心理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当儿童长到一定年龄时,周围群众的力量会慢慢超过家庭的影响力,而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尝试利用一些随机的、创设的情景,来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交新朋友,让他们在各种交流、交往活动中体验交朋友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