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不久,《罗振宇的骗局!》这篇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大意是,主人公购买十多款“知识付费”产品,比如付费专栏(如得到)、小密圈、付费社群、付费课程(如喜马拉雅)、付费讲座(如知乎Live),每天从早学到晚,坚持不懈。
回过头来,却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学到,没变地更聪明、更成功、更有钱,还在原地待步,每天的学习,反而让自己变得焦虑。
于是,主人公骂“知识付费”是个骗局,什么付费课程、专栏都是骗人的。
其实,我也是个“知识付费”产品的重度发烧友。
毫不夸张地说,从2016年到现在,我在知识付费产品上,总共花了5000多元。我比文章主人公,钱花得更多,专栏购买更多,但是我丝毫没有感受到焦虑和无力感,反而觉得自己有很大收获,而且,像我这样有收获的人不在少数。
同样是“知识付费”学习,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难道是我更聪明,更有天赋,不见得吧!
我思来想去才明白,区别在于学习和消化的方法不同,就像武侠小说里,练了诸多绝世武功,却始终没法消纳,体内各种功力乱窜,最后走火入魔。
现在很多年轻人进行“知识付费”学习,也是如此。
二
我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通过“知识付费”学习,得到快速成长提升的。
首先,我总是为自己确定一个学习的主线方向,在一定时间段里,集中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
这让我避免很多人面临的“顾此失彼”,早上坐车时学英语,中午休息时读心理学,下午下班看互联网运营,晚上睡前又看会儿商业模式。
不少人进行“知识付费”学习,就像上面那样,还美其名曰,这是利用碎片时间最大化的方式。
但这恰恰是低效率又很浪费时间的学习方式。
每天看似学到很多,输入很多,实则杂无章法,没法消化。
就跟游泳一样,看到仰泳、蝶泳、自由泳都好漂亮,但同时学习,东练一招,西学一式,怎么可能学的会?
我喜欢红酒。为了学习红酒知识,我曾经专门腾出一个月时间,从早到晚,集中精力学习。
有些付费栏目就算有更新,也不会去看,就像追美剧,我会先“养肥”,再统一“消灭”。
三
下一步,就是建立框架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就是搭建框架。
学习新知识,我喜欢用思维导图来归纳整理知识点,这样比较直观形象,也容易记住。如果没有思维导图软件,也可以自己手画,很简单的。
每学到一个知识点,就在思维导图里构建一个分支。知识点多了,就形成框架体系,分门别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一目了然。
以我学习红酒知识为例子。
我一边阅读专栏、学习课程,一边搭建葡萄酒知识框架。我把所有知识分成:
种植、酿造、品酒侍酒、葡萄品种、新世界葡萄酒、旧世界葡萄酒、加强葡萄酒、起泡酒,八个部分。
然后,进一步细化,比如旧世界葡萄酒又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国家:
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等。
比如学到法国波尔多产区部分。
知道波尔多的主要葡萄品种是赤霞珠、梅洛、品丽珠,长相思、赛美蓉,也了解到波尔多的主要产区为梅多克、格拉夫、波美侯、圣爱美隆、苏岱等。
之后再细化,梅多克产区的葡萄酒,由赤霞珠和梅洛进行混合酿造,这种酿造风格叫波尔多经典混酿。
我掌握葡萄酒知识的步骤是:
1.我把关于葡萄酒的专栏、课程、音频、视频等“付费知识”,放在一起,集中学习。
2.接着,庖丁解牛,拆分成各大块知识。
3.进而,不断细化到小知识点,从而建立起整个红酒知识框架体系。
4.后面,就是反复复习这个知识框架。
有些人学习“付费知识”是这样的,看了一篇专栏文章后,觉得很受用,想运用在生活中。可是,一转身忙着其他事情,又把之前学到的,忘地一干二净。
其实,并不是这些人没有学到、领悟到,而且,没有把“学到的”进行整理归纳,造成“猴子掰玉米”的结果。
四
第三个,是最重要的环节。
看着知识框架体系,知道自己哪里不熟悉,哪块需要提高,进行针对性学习。
当我建立红酒的知识框架体系后,我会时不时看着这些图。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问题浮现在我脑海。
这些问题会回答,说明知识已经被掌握。回答不出或印象模糊,说明这个点掌握不全面,该重点学习和提高,重新学习“付费知识”或问群里同学老师,来查漏补缺。
还有,有人会觉得我订阅这么多“知识付费”产品,会不会觉得信息爆炸,大脑应接不暇。
但我想说,心中有“图”(知识框架体系),再多的信息,也不怕。
这就是知识框架体系的好处。
第三段中,我提过要建立知识点的框架体系,并做成思维导图。
于是,我阅读葡萄酒专栏时,对于那些我已经知道的知识和信息,就会自动过滤掉,不会在熟悉的知识点上再花时间。而有些人,却不断在重复学习旧知识,浪费掉很多时间。
心中有“图”的好处,在于阅读新文章时,能够一眼看出,不曾了解、没遇到过的知识点。
这样,就让我的知识框架得到补充,知识体系更完整。信息越爆炸,我越能弥补自己认知的不足,同时,学习的角度能更全面更深入。
五
这些年,“知识付费”产品的大量出现,让知识更为普及,学习更加方便。这些好处,我们不能否认。
但同时产生一个弊端是,这些专栏、音频,无法针对相应的学习人群。
就像我已经很懂红酒,但还想深入学习,购买了一个“付费音频”,一听却发现讲的都是些基础入门知识。钱白花,还浪费时间。
但这个问题没法解决。我的应对方法是,
“知识付费”产品,购买之前,多了解作者是谁,多看看目录,多了解评论。
学习付费知识过程中,我尽管花了五千多,但是我还是觉得物超所值。有些专才名家的观点,的确很精辟,一针见血,给人全新的认知。
话又说回来。
只要“付费知识”里有这么一小点,让自己有了新改变和新认知,区区几百块,已经值回本钱。
比如,酒桌上,我对红酒能够侃侃而谈,总会获得异性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