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为何会有命运一说。推荐阅读《了凡四训》

最近有许多想不明白的事,日夜想着却也没什么结果。偶然间看到这本书,说是能让文人学士省除自心烦恼,对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和人文沉沦有着治疗学的意义(哈哈,看到这的时候心里画了一万个?!真有这么神奇?!)心想若是能让心灵安放在这书上,那也是极好的。

本书的作者是袁黄,初名表,字坤仪,号了凡。书中主要讲了袁了凡少时被一位孔先生算准了一生的命运,从此相信定命。后又受云谷禅师点化,知大善大恶,数拘不定。其实命是由自己造作的,福气也是由自己求得的。于是了凡便写下这四篇训子文,至今备受推崇。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训     立命之学

了凡少年时曾被孔先生(是从云南来的一个孔先生)算定了宿命:仕途无望,没有后代,不得长寿。果然,考试名次和仕途情况二十年间都与所算分毫不差,妻子也没有生育。

唯独算他需要领用九十一石五斗廪生米才会补上贡生,但当时吃了七十一石就被批准补贡生位了,于是对孔先生的预言开始怀疑。后来,了凡被提补贡生位的事情果然被驳回,直到领了九十一石五斗米的时候才准许升为贡生。

经过一番波折,了凡更加相信,一个人的功名浮沉都是命中注定的,运气来的快或者慢,也都有既定的时间。所以对于世上的一切都看得非常平淡,再不想汲汲营求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偶然一天,了凡去拜访了云谷禅师。与禅师对坐三天三夜,也不起一个妄念。禅师问其原因。只因命数皆被算定,一切得失,乃至生死大事,都已是既定之事,没什么好想的了。

禅师笑着说:“我原以为你是个才智出众的豪杰,原来只是个平庸的凡夫罢了。”

只有凡夫才会受制于定数。极为善良的人,时时存善念,常常做好事,所以能够远离祸患得到福报,气数固然约束不了他的命运;极为恶毒的人,时时存恶念,常常做坏事,使得福报损耗而招致祸害,这样的气数也会发生变化,无法局限得了他的命运。

大善大恶,能改宿命。了凡二十年来皆无大善大恶,是个凡夫,所以不出所算。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这命数是否逃避的了呢?

其实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命由己造,福由己做。想要求取富贵的,一定可以得到富贵,像求生男生女,也会得偿所愿,想要祈求长寿,就能达到长寿的需求。

了凡不解,进一步问:凡是能够求到的,必定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仁义道德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所以通过努力修养可以达到,但是功名利禄乃身外之物,谁能掌控得了呢?

其实功名富贵与因果心性有关,自古福慧双修,一切福田离不开心地。若是从内心去寻求,不仅可以成就道德仁义,功名富贵也一样可以获得,内外双修,才称圆满。

如果不知道回转过来,向自己内心深处省察,只一味的追求功名富贵,那即便有好的门路和方法去追求,也得看你是否有得到的命,内在的修养是否能支撑外在的富贵。但这种求法既无助于内在的修养,也无助于外在的利益,无论怎样,都是毫无益处的。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从内修养,才是追求外在富贵的根本。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8,091评论 1 35
  • 了 凡 四 训 目录 第一篇、立命之学​4 第二篇、改过之法​15 第三篇、积善之方​21 第四篇、谦德之效​40...
    安然Bella阅读 2,166评论 0 9
  • 第一篇 立命之学 所谓‘立命’,就是我要“造命”,而不是让命运来束缚我。本篇立命之学,就是讨论立命的学问,讲解立命...
    大圣书斋阅读 1,098评论 0 5
  • 参加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已经第九天了,每天写500字打卡,我居然坚持下来了,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周日弘丹老师鼓...
    summer7d阅读 2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