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回来,结束了8天的青海甘肃大环线,让我生出了这世界之大、风景之美的感慨。
知道西北很有特色,没想到能美成这样啊。
人已经回来,思绪却不断地回到张掖的丹霞地貌、鸣沙山的月牙泉、莫高窟的宝像庄严,黑独山的水墨画卷、察尔汗盐湖的青苹果汁、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青海湖的辽阔深蓝,都是令人目登口呆的美,说不出话来的美,不由自主发出惊叹的美。
怎么可以美成这样啊,在我有限的阅历里,每一天都处于惊艳的状态,每一天都在感恩相遇,每一天都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爱这个世界爱得深沉。
小时候读过的诗句照进了现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地理书上的词汇照进现实:
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祁连山脉、昆仑山、柴达木盆地、雪山、草原、沙漠、戈壁、荒漠、盐湖、黄河。导游骄傲地说,我们这里可以说,除了没有海什么都有。可是青海湖明明那么像海,甚至,比海更辽阔。
除了绝美的风景外,这里的文明也是厚重的,天然地天际和地平线相接给人开阔之感,似乎文明给予了这片土地更为炫目的色彩。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所俘十年,后逃脱后辗转回到长安,将重要的信息带给汉朝。
苏武牧羊,有骨气的人,真的可以抵御所有的艰难困苦,有强大意志的人,终将熬过长夜迎来署光。
十七岁的霍去病英姿勃发,少年轻狂,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当从长安送来的美酒被倒入河水,全军共饮的豪迈和欢喜像是仍回落在酒泉。
季羡林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
一边看着风景,一边感受着这些古诗传达的韵味,一边回想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着的风云起伏,有着一种同时满足着眼前和历史、想像和地理、现代文明和悠久传统的双重享受。
我在这里惊讶,在这里沉沦,在这里品味,在这里深思。在这广袤的大地上,何以有如此之多,如此之大的绝美风景?
人,还是人的因素。青海省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人口586万。甘肃省的面积为42.6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492万。两省加起来114万平方公里,人口才800多万。
广东省面积为17.8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1.26亿。
两相对比,广东的面积几乎只有青甘两省的十分之一大,人口却有后者的15倍还不止。
在没有人烟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是大自然在塑造着环境的样子,大自然永不慌张,悠然自得地慢慢生成,慢慢改变,慢慢累积,又或者突然地撞击、突然地喷发、突然地改变。
在人口密集之处,钢筋水泥取代了丛林,花草树木长成了规定的样子 ,被整齐划一地种在了规定的地方,以人的审美来规划、建设、装饰的城市,慢慢长成千篇一律的样子。
大自然没有统一标准,不会模仿和抄袭,所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景,在人迹罕至之处。
与其在人山人海中看千篇一律,不如到人少处看自然地风貌,那些绝美的风景啊,远远超过人为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