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未来|台湾美女作家抑郁自杀的背后——缺失的性教育

前言: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鲁迅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嗯……垃圾桶里面捡来的。”

“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

“那个……冲花费送的。”

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每个孩子都会好奇自己的来处,于是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询问家长,可得到的答案千奇百怪没有一个是真的。

他们是觉得这个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太深奥了吗?所以才随便编了一些答案糊弄孩子。

由此可见,在“性”这方面,父母是很避讳的。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过早接触性会对于心理发育有影响,于是就刻意地掩饰,比如说看电视如果出现接吻镜头就会换台。

可每个孩子都是好奇的天使,他们会对家长缄口不提的东西有一种探索的心理,甚至亲自去尝试。

所以未成年人堕-胎的比例居高不下。

我记得自己曾在微博看到一句话——安全套广告看不到,满街都是无痛人流。

从这便可以看出中国性教育的缺失。

前几日,我看到新闻上说台湾女作家沈嘉柯患重度抑郁症自杀,病因是她多年前曾被补习班老师性-侵,一代才人香消玉殒。

这件事的背后揭露了未成年人被侵犯的社会黑暗现象。

现在未成年人被侵犯的新闻层出不穷,且受害者年龄越来越小,而这些罪犯往往都是熟人。

因为熟人让孩子没有了防备心。

中国式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听话,大人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尤其是在性教育的缺失下当这些人伸出罪恶的手,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这意味着什么。

于是,悲剧晾成了。

2017年,杭州一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在微博上吐槽学校发放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称教材尺度太大,并晒出介绍生殖器的图片。后来被营销号一传播,微博上都在“声讨”这本“黄暴”的小学生性教育读本。

此后虽然有媒体找出完整照片辟谣,指出营销号微博断章取义,更有学者支持该教材,表示其符合性教育理念。但校方仍决定收回此书。

据悉,这套书由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书的内容已在实验学校经过了九年的教学试验,其编写是响应了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校园暴力”、“社会与性”的问题。而把性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是有效的性教育途径。

并且经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工作”,尽量让教材符合儿童自身健康的成长;希望传达准确信息的同时,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善于善于交流、勇于表达、自我保护等多元价值观。

而国际国内的性教育经验表明,让儿童说出生殖器官的正确名称,了解到自己诞生的过程,有利于儿童树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识。

直到这个时候,有的家长还觉得自己的孩子天真无邪,不能让“性”这个东西“污染”了他。

通过正确的性教育可以避免您的孩子受到伤害,网上有一些专家的支招,希望您告诉您的孩子。

幼儿期

要告诉孩子身体是属于自己的,如果有人触摸你的身体,使你感到害怕、滑稽或惊讶,你一定要告诉家长。

学前儿童

当孩子不想被其他人接触身体时,可以明确告诉他人。如果某人触摸你后让你迷惑不解或让你保守秘密,你一定要告诉家长。

5-8岁

没人可随意触摸隐私部位,除非是健康原因或清洁身体。如果有人乱摸,要告诉父母、老师等其他成年人。

9-12岁

大多数性侵害包括隐私、欺骗、恐吓或暴力。有些人利用互联网欺骗孩子进入性侵害的情景,网聊时要当心。

12-18岁

没有人可以强迫别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性行为,男孩或女孩都可能被攻击,性攻击可以发生身体暴力或心理猥亵,性侵扰可能发生在多种场所,包括学校、工作场所和课外活动场所等。

留住孩子的笑容,祝每一个天使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