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典不怎么被封为不可置疑的圭臬了,所以很多人对《论语》就有了很多疑问,比如下面这一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很多人的问题就是:我们都是六岁上学读书,孔子却十五岁才开始“至于学”,会不会晚了点?早干嘛去了啊?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因为15岁之前的孔子不是不想“志于学”,而是不能够、不可以“志于学”,他的身份不允许他有“志于学”的念头。
简单说一解释一下吧。
这里的“学”指的不是一切学问,而是贵族学问。
但孔子十五岁才成为贵族,(有回答写过他“停棺认父”的事)之前他是个庶民,庶民是没有资格“学”的。
很多人认为“志于学”是个人意愿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这不是一个个人意愿问题,这是个礼制问题。
孔子讲的儒学,核心的观点是就是有礼,守制。孔子理想里的社会是各个阶级,所有人都各安其位,按自己的本分去守礼的。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是什么,就必须按什么身份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所以,十五岁以前的孔子不是不想“学”,《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他明显是从小就想学贵族那一套的。
(题外话,那也因为孔子从小都知道自己是贵族私生子,觉得自己有资格当贵族。)
但他当时的身份就是庶民,如果一个庶民妄想学习贵族的知识(并且以贵族身份行为),在孔子看来是不合适的。
所以孔子只有在15岁,成为贵族后才能“志于学”。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志于学”,才是符合礼制的,才是被孔子自己设立的精神要求允许的。
这是我的理解。
顺便一说,孔子说的“有教无类”和这个观念不矛盾,因为他虽然也给平民教授贵族知识,但其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直接按贵族的方式行为,而是为了让他们能进入贵族家中服务,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因功受封,成为贵族。
一个证据就是他教授三桓子弟的场地、方式和(可能的)内容,与他自己开办的读书班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就像中国外交学院的教授,他为外交部官员上课的目的,和他在学校里给学生上课的目的肯定不一样。即使内容都差不多,但两者肯定有很大的区别。
好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