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短篇:那年那月那些事】
聚焦人性,触碰心灵;
直击魂梦、引起共鸣!
原创短篇连载“那年那月那些事”即日问世,本人会不定期的更新!文中所述绝非虚构,皆是本人亲耳听到亲眼看到或者亲身经历的,通过对各行各业不同人群的心态描述,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百味人生,以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复杂多变的人生轨迹,感悟触碰到人性最深处的那一根柔细无声、脆弱敏感的心弦而引起共鸣!
【打工路上的奇闻逸事之柒】
那年那月,还是那个XH玩具厂!老板当时在M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因为Y市实行厂区规划管理,叫那些企业,必须统一搬到指定的开发区里面,结果XH厂搬到工业园区后P都不是,人家一个韩国佬办的厂,因为两班倒,那个灯24小时开着,停电的时候有几十万元的大型发电机组响起来,开的车是100多万的,而X老板的车是10来万的,发电机也是1000元左右的最简单便宜用手扯的那种,有些时候一个人扯不起来,其他厂的老板看着都乐呵!所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道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参透的!
Y市对于打工人来说,确实是个好地方,它不像其他省份的企业公司,需要各种证件材料,这里只需要有身份证就行,不需要学历文凭,只要是个法定成年人,不管男女老少,下到十七八,上到七八十,不管有没有技术,都能在这里找到活,就怕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基本上都是实行计件工资制度,与文化程度高低没有半毛钱关系,有人会说文化高的人领悟能力应该比学历低的强吧,俺只能说,文化高的人只适合进那种看学历的集团公司,在这些小厂里真的没有毛用,它们说话的时候想卖弄一下词藻,想达到妙语连珠哗众取宠的效果,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得考虑一下那样说行不行,婆婆妈妈优柔寡断;其次是自恃有点文化,自以为懂得多,凡事都按照书本上那一套来,书上说抽烟喝酒对身体不好,于是就不抽烟不喝酒,都说烟搭桥酒铺路,日常生活中不玩烟酒的人,和周围的普通性情中人是完全格格不入的,有个真实的例子,厂里一个大学生小L,天生自带优越感,走路眼睛朝天看,烟酒不沾,总认为别人应该无条件去巴结他,结果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心里就开始不舒服了,看着别的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工资比他高,人缘比他好,内心更加不平衡了!人的心态有问题,就容易走极端!
因为焊接工要自己准备模具,就是尺寸比例相同的长条纸块,专门有厂家生产,用机器切好的,上面刻度已经把它等分,用水笔标记好了,买来后可以直接使用,把LED二极管灯按记号位置插上去,一般一包灯是1000pcs,假如那个纸块一条插40个,就需要25条,如果一条插50个,就需要20条,那么三灯的总共就需要60条或者75条,以此类推,一般有三灯,四灯,五灯、七灯、九灯等多种规格!那个小L是从以前的厂里带过来的,有两副纸块,大概300条,厂里老板的一个老乡也是焊工,刚来没有那个东西,看见他那里有多的,就找老板去他那里借,结果那个小L好拽不肯借,老板的老乡一看老板没有面子,火上来了,抡起凳子砸小L,把小L的鼻梁筋弄断了,110的来把几个人都带走了,到了派出所里面,身上的东西包括钱包证件手机,全部收掉,强行叫小L签字,答应只让老板赔3500块钱,不然不准出来!......没有办法,只能那样啦!......有些时候俺就想,不就一副纸块嘛,又不值几个钱,喜欢就用呗,又不是用一辈子,就因为小L想不明白,就弄出那么大的事来!
再说一个女人的例子,也是大学生,30多岁的老黄花,也是什么事情都参照书本上,身体得了感冒,刚刚开始的时候,本来直接去药店买一块钱的感冒通就可以完全搞定,可是她不那么做,她去菜市场买了那个生姜,又去超市买了红糖,合起来20元左右,先不说钱多钱少,只要有用能够治好病,那是无所谓的,可她忘记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别人用这个方法,在感冒初起的时候可能治好,偏偏到了她身上不好使,什么原因叻?年龄大了的缘故,一个人年龄大了,不管有没有接触过异性,身体里面那些零件的功能都会降低,也就是身体免疫力低下,身体抵抗力降低,自然就不能和火力阳气超旺盛的小伙伴相比,而且因为她心高气傲,一般的男人她瞧不上,年轻小伙子又嫌她老,活到30多岁还没有男朋友,没有经历人事,身体督脉不通,在那种情况下,只要稍有风寒湿邪入侵,就是一场大病!花了20来块钱,费心淘神煎药,撅着嘴巴喝了几天,根本没有效果,可是她还不认输不服气,就是不去药店买现成的药!像这样的女人谁娶谁悲哀,她就是一根筋不会转弯,认准了就一条道走到黑,说什么都没有用!以至于后来......后来的事情留给小伙伴们去想像吧!......
也许有人会觉得本人就是在记流水账,不过真正的人生哲理恰恰就蕴藏在这些看似简单平淡无奇而毫不起眼的小事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