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我们是讲汉语的国家,虽然普通话是国家要求的通用语言,但是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一个地方又都有自己的方言。
方言: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一个人如果操着一口普通话,走到哪儿都可以被他人听懂,但方言离开了本地的环境,不仅不能被人听懂,还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今天听了一段视频,就讲述了因方言而几次被“请”进公安机关的事情。
有两个重庆人到北京去观光旅游。由于对北京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就在公交车上打开地图来进行研究。
甲:“我们先‘杀’到天安门,然后再‘杀’到毛主席纪念堂,最后‘杀’到中南海。”
乙:“要得么,我们就按照你说的路线,一路‘杀’过去。”
这个“杀”在他们的方言中的意思是“去”。但他们在最敏感的时候,又在这个非常敏感的地方,用了这个“杀”字就惹祸了。就不幸被同车的人举报,下车后被扭送到公安机关,交代若干小时情况之后,被放出来。
两人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人来人往,非常感慨,于是就又忍不住开始聊天。
甲:“哎,你那个不开腔呢?”
乙:“你那个不开腔,我哪个敢开呢?”
话音刚落,又被广场群众扭送公安机关。听到他们公然说你怎么不“开枪”,我也不“开枪”。这个“开腔”从语音上与“开枪”是同音词。因此,又出问题了,第二次进去了。接下来出来,甲又忍不住说话了。
甲:“这下安逸了,包包都被整空了,到哪儿去找子弹嘛?”
门口的武警冲上来,将两人按到在地,显然又误解了他们说话的意思。
据说重庆人喜欢打麻将,他们打麻将时对钱就说成“子弹”。一来二去,“子弹”的称呼,就是指的钱。大家就像约定俗成了一样,只要有人说缺少“子弹”,大家就明白他是没钱了。在这个环境下,大家都能明白。
而脱离了语言的环境,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就会受到影响,会产生一些歧义。而这些歧义有时却恰好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这也难怪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请”到公安机关。
看来还得好好学习普通话,俗话说:“学会普通话,走遍天下也不怕。”方言说得溜,可出门在外,还是要说好普通话,既能够更好地与人沟通,又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记得有一首歌名就叫《普通话》,作者很有意思,这首歌表达了一个小伙子看上了一个姑娘,却不会用普通话来表达,急不可耐的样子,惹人发笑。瞧,普通话的重要性无处不在呢。
《普通话》
哎!只能怪我
我普通话太普通
怪小时候不用功
我喜欢你却不能沟通
情话在我心中会卡在喉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