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爸,花妈:
周末好!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当细密如丝的春雨悄然滋润着万物,当若有若无的嫩绿在枝头和草尖悄悄晕染开来,我们便知晓,春天已经来到了,带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悄然而至。在美好的时节里,小葵花每天都在汲取着力量,向上生长着。
本周和家人们说说长文挑战与中午的共读。这就用要提起小学低中段的孩子,我们到底在培养他的那些学习能力?
快速用心阅读的能力
快速书写的能力
善于选择、综合和分析运用能力。
什么是快速而用心阅读--既会朗读,也会默读,这不单纯是有文化的起码表现,而且是在课堂上和独立看书时,能真正进行逻辑思维的一个极重要的条件。不会快速而用心阅读的人,不可能学好知识。快速而用心地阅读,是通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的一部分或不长的整个句子,眼光离得开书本,口头说得出记住了的东西,同时还进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内容,而且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
在小学阶段就应使阅读达到这种完善程度。否则,便做不到用心地掌握知识。不仅如此,不会快速阅读而努力掌握知识,还会使学生的智能钝化,造成思维的混乱、不连贯、不完整和简单化。你大概遇到过有些五六年级的学生,像俗话所讲的,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我逐字记下了这类学生的话,作了分析,发现这种话似乎是一些与上下文脱节的单词,相互没有任何联系。这样的学生根本不能把自己的有些概念用语言表达出来,因而说话含糊不清。对这类可悲事实的多年研究使我得出一个结论:智力上的含糊不清(我这样描述这个缺点),是由于不会快速而用心阅读、不会边读边想造成的。对许多词学生之所以不理解,都不过是由于他们来不及很好地阅读和领会这些词的含义,更无法在意识中把它们跟有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学生不会快速而用心阅读,就来不及思考。阅读时不思索、思考,儿童的智力就会识钝。
——摘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
这也又一次让我对于小葵花的发声朗读关注起来。其实有部分孩子每天晚上除了自由阅读之外,还会有大声朗读的练习。可是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能够坚持下来,于是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发声朗读能力强的孩子,越读越爱读,越来越棒;发声朗读能力弱的孩子,因识字或朗读不流利,越来越不爱读,形成恶性循环,还给家长造成了与孩子“鸡飞狗跳”的不和谐的亲子关系现象。怎么办?
教室里,抓发声朗读。以前中午共读更多是我读,孩子听,重在故事。现在流程改为,每个孩子开火车挑战读,读的好的,多读两页;读的不好的,少读一些,但也要读。读的慢,我们等着。等孩子们读完后,我再给孩子把故事粗读一遍。虽说速度慢了些,但锻炼了孩子们的发声练习。
回家读,每天晚上录音频读《安徒生童话》。首先感谢家人们对发声练习挑战的支持,我考虑到了这样做会给家长带来麻烦,但为了孩子们大声朗读有所改变,一个都不少的坚持下去,我们还得麻烦下去。我会每天统计,班里表扬,提醒,并在群里给孩子及时的鼓励。
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坚持每天小组群里分享的,可以让孩子读给家人听,家人听后签上字就可以。目的就是每天要坚持读,相信家人对于孩子的要求会比我更严格。
温馨提醒:
1.开学已满满2周时间,周末和孩子聊聊天,和孩子沟通一下,二下的学习当中有那些成长,困难?是否需要家人帮助?
充满温情,有效的沟通,会让孩子在家庭的温馨氛围中,打开心扉,分享喜怒哀乐,从而建立起牢不可破的亲子信任桥梁,健康快乐地长大。
2.天气渐渐暖和,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上早早到校,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每一天成长。
3.春天来了,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多去撒撒欢,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感知大自然的美好。不要让成人的理所当然,把孩子的意识和周围世界隔开。
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
向日葵教室守护者
2025.3.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