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回首 2024 年,那些不期而遇的邂逅,宛如星辰点亮了我人生的征途,成为熠熠生辉的拐点,引领我走向全新的自我。
元旦的夜晚,城市沉浸在节日的静谧中,九点的钟声敲响,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偶然间点进了“罗辑思维”的公众号。那篇“罗振宇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全文稿”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开启了一扇未知的大门。四万多字的文稿,行行句句皆藏着新奇的世界,似深邃夜空里闪烁的繁星,神秘而引人探寻。尽管诸多概念于我而言似雾中花、水中月,但在逐字逐句的研读中,时间悄然流逝。从华灯初上到夜色阑珊,再到万籁俱寂,当我终于读完最后一个字,已是凌晨两点。可我的心却似被注入了一股清泉,澄澈而振奋,毫无倦意。
在那一瞬间,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我迫不及待地关注了“罗辑思维”,下载了“得到”App,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犹如一阵别样的清风,拂过我这个自诩热爱阅读的语文老师的心田。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领域知识,让我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片从未涉足的学术丛林,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与挑战。此后,我成为了“得到”的忠实用户,购买了心仪的课程,每日沉浸其中,少则十五分钟,多则十几个小时,学习已然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呼吸般自然。
这,就是我人生的第一个拐点,亦是我迈向终生学习之路的起点,从此,我不再是独自在知识旷野中徘徊的行者,而是与万千盟友师长携手共进的求知者。
蝉鸣悠长的八月下旬,暑气尚未散尽,抖音上一则免费教做短视频的视频悄然映入眼帘。带着一丝好奇与试探,我半推半就地加入了“讲真”。起初,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如春日暖阳,温暖而明亮。在他们的督促下,我学会了剪辑技巧,掌握了短视频制作的门道,仿佛拥有了一把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魔法棒。尽管在金钱的回报上一无所获,甚至投入了七八千的学费,但在这段旅程中,我收获的远比金钱珍贵。
“讲真”为我推开了一扇窗,让我从吃瓜群众的看客角色,转变为故事的创作者、人生的导演。往昔,我只是默默地观望着世间百态;如今,我能够用镜头和剪辑讲述自己的故事,记录生活的点滴,这种角色的转换,让我眼中的世界焕然一新。曾经,我惯用文字书写人生篇章,照片不过是旅途的匆匆过客,拍完即删;现在,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成为了我与世界对话的新语言,在互联网的广袤天地中,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收获着来自远方的共鸣与温暖。
更为重要的是,“讲真”让我深刻领悟了“知识付费”的真谛。在成长的道路上,自我摸索固然可贵,但携手共进、借助专业之力,方能跨越重重障碍,加速前行。
这是我人生的第二个拐点,一次思维模式的华丽转身,从独自闯荡到借力腾飞,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秋意渐浓的十月,我踏上了“简书”日更的征程。自高中起,写作便如挚友般陪伴着我,日记里的字字句句,皆是青春的喃喃细语。后来,公开平台上的发文,让文字承载了更多的期待与审视。而“简书”日更,却似一场严苛的修行。无论灵感是否降临,情绪是否高涨,每日的更新任务如高悬的剑,督促着我前行。在这日复一日的磨砺中,写作能力悄然提升,更重要的是,心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锤炼。它让我懂得,在生活的洪流中,无论风雨如何,总有一件事值得坚守。当我坚持两个多月未曾断更,我仿佛与坚持十年每日发“罗胖 60 秒”的罗振宇先生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原来,坚持并非是咬牙切齿的苦撑,而是将其化作生活的一部分,如同刷牙洗脸般自然。
这,便是我的第三个拐点,开启了人生修炼的“长期主义”之门。从此,我不再为眼前的得失而纠结,不再被短期的困境所束缚,而是怀揣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淡然,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远方坚定地走去。
2024 年 12 月 31 日晚八点半,杭州的夜空下,罗振宇先生的 2025 年跨年演讲拉开帷幕。而“罗辑思维”与“得到”的十年坚守,以及“文明之旅”二十年的文化长跑,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在这岁末年初的交界点,我感恩 2024 年的每一次遇见,每一次成长。展望未来,我将带着这些宝贵的经历与收获,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奔赴下一场山海,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